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4 (1700-1725).djvu/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血、衂血、唾血血腥,及經脈逆行,並宜鬱金末加韭汁、

薑汁、童尿同服,其血自清。痰中帶血者,加竹瀝。又鼻 血上行者,鬱金韭汁加四物湯服之。」

李時珍曰:「鬱金入心及包絡,治血病。《經驗方》治失心 顛狂,用真鬱金七兩,明礬三兩,為末,薄糊丸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白湯下。有婦人顛狂十年,至人授此。初 服心胸間有物脫去,神氣洒然,再服而甦。此驚憂痰 血,絡聚心竅所致。鬱金入心去惡血,明礬化頑痰故 也。」龐安常《傷寒論》云:「豆,始有白泡,忽搐入腹,漸作 紫黑色,無膿,日夜叫亂者。鬱金一枚,甘草二錢半,水 半盌,煮乾,去甘草,切片,焙研為末,入真腦子炒半錢, 每用一錢,以生豬血五七滴,新汲水調下,不過二服, 甚者毒氣從手足心出,如癰狀乃瘥。此乃五死一生 之候也。」又《范石湖文集》云:「嶺南有桃,生之害於飲食 中,行厭勝法。魚肉能反」生於人腹中,而人以死,則陰 役其家,初得覺胸腹痛,次日刺人,十日則生在腹中 也。凡胸膈痛,即用升麻或膽礬吐之。若膈下痛,急以 米湯調鬱金末二錢服,即瀉出惡物。或合升麻、鬱金 服之,不吐則下。李異巖侍郎為雷州推官,鞫獄得此 方,活人甚多也。

附方

失心顛狂。方見《發明》下。

痘毒入心。方見《發明》下。

厥心氣痛不可忍,鬱金、附子、乾薑等分為末,醋糊丸 梧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男酒女醋下。奇效方 產後心痛,血氣上衝欲死:鬱金燒存性,為末,二錢,米 醋一呷,調灌即甦。袖珍方

自汗不止,鬱金末,臥時調塗於乳上。集簡方

衂血吐血:川鬱金為末,井水服二錢,甚者再服。黎居士易 簡方

陽毒下血,熱氣入胃,痛不可忍。鬱金五大個牛黃一 字皂莢子為散。每服用醋漿水一盞,同湔三沸溫服。 孫用和祕寶方

尿血不定:鬱金末一兩,蔥白一握,水一盞,煎至三合, 溫服,日三服。經驗方

風痰壅滯:鬱金一分,藜蘆十分,為末,每服一字,溫漿 水調下,仍以漿水一盞漱口,以食壓之。經驗方 桃生蠱毒:方見《發明》下。

中砒霜毒,鬱金末二錢,入蜜少許,冷水調服。事林廣記 痔瘡腫痛:鬱金末水調塗之,即消。醫方摘要

耳內作痛:鬱金末一錢,水調,傾入耳內,急傾出之。聖濟 總錄

鬱金香釋名

蘇頌曰:「許慎《說文解字》云:『鬱,芳草也。十葉為貫,百二 十貫,築以煮之。鬱鬯乃百草之英,合而釀酒以降神, 乃遠方鬱人所貢,故謂之鬱鬱,今鬱林郡也』。」

李時珍曰:漢鬱林郡,即今廣西貴州潯、柳、邕、賓諸州 之地。《一統志》惟載柳州羅城縣出鬱金香,即此也。《金 光明經》謂之「茶矩麼香。」此乃鬱金花香,與今時所用 鬱金根名同物異。唐慎微《本草》收此入彼下,誤矣。按: 趙古則《六書本義》「鬯字象米在器中以匕扱之之意。」 字從臼,奉缶,置於几上,鬯有彡飾五體之意。俗作 鬱,則鬱乃眾花築酒之意,非指地言地,乃因此草得 名耳。

集解

陳藏器曰:「鬱金香,生大秦國。二月、三月有花,狀如紅 藍。四月、五月采花,即香也。」

李時珍曰:按:鄭元云:「鬱草似蘭。」楊孚《南州異物志》云: 「鬱金出罽賓國。人種之,先以供佛,數日萎,然後取之。 色正黃,與芙蓉花裹嫩蓮者相似,可以香酒。」又《唐書》 云:「太宗時,伽毘國獻鬱金香,葉似麥門冬,九月花開, 狀似芙蓉,其色紫碧,香聞數十步。花而不實,欲種者 取根。」二說皆同,但花色不同,種或不一也。《古樂府》云: 「中有鬱金蘇合香」者,是此鬱金也。晉左貴嬪有《鬱金 頌》云:「伊有奇草,名曰鬱金。越自殊域,厥珍來尋。芳香 酷烈,悅目怡心。明德惟馨,淑人是欽。」

氣味

苦溫無毒。

陳藏器曰:「平。」

主治

陳藏器曰:「蠱野諸毒,心腹閒惡氣鬼疰,鴉鶻等一切 臭,入諸香藥用。」

鬱金部藝文一

《鬱金賦》
漢·朱公叔

歲朱明之首月兮,步南園以迴眺,覽草木之紛葩兮, 美斯華之英妙。布綠葉而挺心,吐芳榮而發曜,眾華 爛以俱發,鬱金邈其無雙,比光榮於秋菊,齊英茂乎 春松,遠而望之,粲若羅星出雲垂,近而觀之,曄若丹 桂曜湘涯。赫乎扈扈,萋兮猗猗,清風逍遙,芳越景移, 上灼朝日,下映蘭池,睹茲榮之瑰異,副歡情之所望, 折英華以飾首,曜靜女之儀光。瞻百草之青青,羌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