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3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歲也。

《蘇頌》曰:「陳藏器以青黏即萎蕤,世無識者。未敢以為 信然。」

李時珍曰:蘇頌註「黃精,疑青黏」是黃精,與此說不同。 今考黃精、萎蕤,性味功用,大抵相近,而萎蕤之功更 勝。故青黏一名黃芝,與黃精同名;一名地節,與萎蕤 同名。則二物雖通用亦可。

《附錄鹿藥》

《馬志》曰:「鹿藥,甘,溫,無毒。主風血,去諸冷,益老起陽。浸 酒服之。生姑臧、巴西。苗根並似黃精。鹿好食其根。」 李時珍曰:「胡洽居士言:鹿食九種解毒之草,此其一 也。或云即是萎蕤,理亦近之,姑附以俟。」

《附錄委蛇》

《別錄》曰:「味甘,平,無毒。主消渴少氣,令人耐寒。生人家 園中,大枝長鬚,多葉,兩兩相值,子如芥子。」

李時珍曰:「此亦似是萎蕤。」併俟考訪。

附方

服食法「二月、九月采萎蕤根,切碎一石,以水二石煮 之,從旦至夕,以手挼爛,布囊榨取汁,熬稠,其渣曬為 末,同熬至可丸,丸如雞頭子大。」每服一丸,白湯下,日 三服。導氣脈,強筋骨,治中風濕毒,去面皺顏色,久服 延年。臞仙神隱書

赤眼濇痛:「萎蕤、赤芍藥、當歸、黃連等分,煎湯熏洗。」衛生 家寶方

眼見黑花,赤痛昏暗,甘露湯:用萎蕤焙四兩,每服二 錢,水一盞,入薄荷二葉,生薑一片,蜜少許,同煎七分, 臥時溫服,日一服。聖濟總錄

小便卒淋:「萎蕤一兩,芭蕉根四兩,水二大盌,煎一盌 半,入滑石二錢,分三服。」太平聖惠方

發熱口乾,小便濇,用萎蕤五兩,煎汁食之。外臺祕要 乳石發熱:「萎蕤三兩炙甘草二兩生犀角一兩,水四 升,煮一升半,分三服。」聖惠方

癇後虛腫小兒癇病瘥後,血氣上虛,熱在皮膚,身面 俱腫:萎蕤、葵子、龍膽、茯苓、前胡等分為末,每服一錢, 水煎服。聖濟總錄

萎蕤部藝文

《辨漆葉青黏散方》
宋·蘇軾

按:《嘉祐補注本草》女萎條注引陳藏器云:「女萎、萎蕤,二物同傳。陶云:同是一物,但名異耳。下痢方多用女萎,而此都無止洩之說,疑必非也。」 按:女萎蘇又於中品之中出之,云主霍亂、洩痢,腸鳴,正與陶注上品女萎相合如此,即二萎功用同矣,更非二物,蘇乃剩出一條。蘇又云:「女萎與萎蕤不同,其萎蕤一名玉竹,葉」 似竹,一名地節,為有節。《魏志·樊阿傳》:「青黏,一名黃芝,一名地節。此即萎蕤,極似偏精。」 本功:外主聰明,調血氣,令人強壯。和漆葉為散,主五藏,益精,去三蟲,輕身不老,變白,潤肌膚,暖腰腳。惟有熱不可服。晉嵇紹有胸中寒疾,每酒後苦唾,服之得愈。草似竹,取根、花葉,陰乾。昔華佗入山,見仙人服之,以告樊阿,服之百歲。

右。予少時讀《後漢書》《三國志、華佗傳》,皆云佗弟子樊 阿從佗求可服食益於人者,佗授以漆葉青黏散,漆 葉屑一升,青黏屑十四兩,以是為率。言久服去三蟲, 利五藏,輕體,使人頭不白。阿從其言,壽百餘歲。漆葉 處所皆有青黏,生於豐沛、彭城及朝歌。《魏志》注引《佗 列傳》云:「青黏,一名地節,一名黃芝。主理五藏,益精氣。」 本出於陝,入山者見仙人服之,以告佗,佗以為佳,輒 語阿,阿大祕之。近者人見阿之壽而氣力強盛,怪之, 遂責阿所服因醉亂誤道之。法一施,人多服者,皆有 大驗。而《後漢》注亦引佗《別傳》同此文,但黏字書「䴴」字, 相傳音女廉反。然今人無識此者,甚可恨惜。吾詳佗 文,恨惜不識之語,乃章豫太子賢所云也。吾性好服 食,每以問好事君子,莫有知者。紹聖四年九月十三 日,在昌化軍借《嘉祐補注本草》,乃知是女萎,喜躍之 甚。登即錄之,但恨陶隱居與蘇恭二論未決。恭,唐人, 今《本草》云《唐本》者,皆恭注也。詳其所論多立異,又殊 喜與陶公相反,幾至於罵者。然細考之,陶未必非,恭 未必是。予以謂隱居精識博物可信,當更以問能者, 若青黏便是萎蕤,豈不一大慶乎?過當錄此,以寄子 由同講求之。

萎蕤部紀事

《後漢書。華佗傳》:「彭城樊阿從佗求方可服食益於人 者,佗授以漆葉青䴴散,漆葉屑一斗,青䴴十四兩,以 是為率,言久服去三蟲,利五臟,輕體,使人頭不白。阿 從其言,壽百餘歲。漆葉處所,而有青䴴生於豐沛、彭 城及朝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