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2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類莨菪,燒之致鬼,未見其法術。」

蘇恭曰:「雲實大如黍及大麻子等,黃黑似豆,故名天 豆。叢生澤旁,高五、六尺,葉如細槐,亦如苜蓿,枝閒微 刺。俗謂苗為草雲母」,陶云「似葶藶者,非也。」

韓保昇曰:「所在平澤有之。葉似細槐,花黃白色。其莢 如豆。其實青黃色,大若麻子。五月、六月采實。」

《蘇頌》曰:「葉如槐而狹長,枝上有刺。苗名臭草,又名羊 石子草。實名馬豆。三月、四月采苗,十月采實,過時即 枯落也。」

李時珍曰:此草山原甚多,俗名「枯刺」,赤莖中空有剌, 高者如蔓,其葉如槐,三月開黃花,纍然滿枝。莢長三 寸許,狀如肥皂莢,內有子五、六粒,正如鵲豆,兩頭微 尖,有黃黑斑紋,厚殼白仁,咬之極堅重,有腥氣。

實修治

《雷斆》曰:「凡采得粗擣,相對拌渾,顆、橡實蒸一日,揀出 暴乾。」

氣味

辛溫無毒。

《別錄》曰:「苦。」

《吳普》曰:「神農:辛,小溫;黃帝:鹹;雷公:苦。」

主治

《本經》曰:「泄痢腸澼,殺蟲蠱毒,去邪惡結氣,止痛,除寒 熱。」

《別錄》曰:「消渴。」

《蘇頌》曰:「治瘧多用。」

李時珍曰:「主下𧏾膿血。」

花主治

《本經》曰:「見鬼精,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輕身通神明。」 《別錄》曰:「殺精物下水,燒之致鬼。」

發明

李時珍曰:「雲實花既能令人見鬼發狂,豈有久服輕 身之理。此《古書》之訛也。」

根主治

李時珍曰:「骨哽及咽喉痛,研汁嚥之。」

附方

𧏾下不止:雲實、女萎各一兩,桂半兩,川烏頭二兩,為 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丸,水下,日三服。肘后方

雷丸部彙考

釋名

雷丸。本經    《雷實》。別錄

雷矢。別錄    竹苓。綱目

雷丸圖

雷丸圖

《本草綱目》

雷丸釋名

李時珍曰:雷斧、雷楔,皆霹靂擊物,精氣所化。此物生 土中,無苗、葉,而殺蟲逐邪,猶雷之丸也。竹之餘氣所 結,故曰竹苓。苓亦屎也。古者屎、苓字通用。

集解

《別錄》曰:「雷丸,生石城山谷,及漢中土中。八月採根,暴 乾。」

陶弘景曰:「今出建平、宣都閒,纍纍相連如丸。」

蘇恭曰:「雷丸,竹之苓也。無有苗蔓,皆零無相連者。今 出房州、金州。」

李時珍曰:「雷丸大小如栗,狀如豬苓而圓,皮黑肉白, 甚堅實。」

修治

《雷斆》曰:「凡使,用甘草水浸一夜,銅刀刮去黑皮,破作 四、五片,以甘草水再浸一宿,蒸之從巳至未,日乾,酒 拌再蒸,日乾用。」

《大明》曰:「入藥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