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8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黑,所在有之。」

李時珍曰:落葵,三月種之,嫩苗可食,五月蔓延。其葉 似杏葉而肥厚軟滑,作蔬和肉皆宜。八、九月開細紫 花,累累結實,大如五味子。熟則紫黑色,揉取汁,紅如 臙脂。女人飾面點脣及染布物,謂之「胡臙脂」,亦曰「染 絳子。」但久則色易變耳。

《葉氣味》

酸寒滑,無毒。

李時珍曰:「甘、微酸,冷滑。脾冷人不可食。」

陶弘景曰:「曾為狗齧者食之,終身不瘥。」

《主治》

《別錄》曰:「滑中,散熱。」

李時珍曰:「利大小腸。」

《子主治》

《別錄》曰:「悅澤人面。」

《蘇頌》曰:「可作面脂。」

《孟詵》曰:「取子蒸過,烈日中暴乾。挼去皮,取仁細研,和 白蜜塗面,鮮華立見。」

《防葵釋名》

《吳普》曰:「又名爵離方,蓋農果。」

蘇恭曰:「根葉似葵,花、子、根香,味似防風,故名防葵。」

《集解》

《別錄》曰:「防葵,生臨淄川谷,及嵩高、太山、少室。三月三 日采根,暴乾。」

《吳普》曰:「莖葉如葵,上黑黃。二月生根,根大如桔梗,根 中紅白,六月花白,七月、八月實白,三月采根。」

《蘇恭》曰:「此物亦稀有,襄陽望楚山東及興州西方有 之。興州者乃勝,南者為鄰蜀地也。」

蘇頌曰:「今惟出襄陽地,他郡不聞也。其葉似葵,每莖 三葉,一本十數莖,中發一榦,其端開花如蔥花、景天 輩而色白。」六月開花即結實。根似防風,香味亦如之。 依時采者,乃沈水,今乃用枯朽狼毒當之,極為謬矣。 李時珍曰:「唐時隴西成州貢之。」蘇頌所說,詳明可據。

《正誤》

陶弘景曰:「防葵,今用建平者,本與狼毒同根,猶如三 建,其形亦相似,但置水中不沈爾。而狼毒陳久者,亦 不能沈矣。」

雷斆曰:「凡使防葵,勿誤用狼毒,緣真相似而驗之,有 異效。又不能切須審之,恐誤人疾。其防葵在葵州沙 土中生,采得二十日,便生蚘,用之惟輕為妙。」

蘇恭曰:「狼毒與防葵都不同類,生處亦別。」

陳藏器曰:「二物一是上品,善惡不同,形質又別。陶氏 以浮沈為別,後人因而用之,將以防葵破堅積為下 品之物,與狼毒同功。今古因循,遂無甄別,殊為謬誤。」

《根修治》

《雷斆》曰:「凡使,須揀去蚘末,用甘草湯浸一宿,漉出暴 乾,用黃精自然汁一、二升拌了,土器中炒至汁盡用。」

《氣味》

辛寒無毒。

《別錄》曰:「甘、苦。」

《吳普》曰:「神農:辛,寒;桐君、扁鵲,無毒;岐伯、雷公、黃帝:辛, 苦,無毒。」

甄權曰:「有小毒。」

《主治》

《本經》曰:「疝瘕腸洩,膀胱熱結,溺不下,欬逆濕瘖,癲癇 驚邪狂走。久服堅骨髓,益氣輕身。」

《別錄》曰:「療五臟虛氣,小腹支滿,臚脹口乾,除腎邪。強 志。中火者不可服,令人恍惚見鬼。」

蘇恭曰:「久服主邪氣驚狂。」

甄權曰:「主痃癖氣塊,膀胱宿水,血氣瘤大如碗者,悉 能消散。治鬼瘧百邪,鬼魅精怪,通氣。」

《發明》

李時珍曰:防葵乃神農上品藥。黃帝、岐伯、桐君、雷公、 扁鵲、吳普皆言其無毒,獨《別錄》言:「中火者服之,令人 恍惚見鬼。」陳延之《小品方》云:「防葵多服令人迷惑,恍 惚如狂。」按:《難經》云:「重陽者狂,脫陽者見鬼。」是豈上品 養性所宜乎?是豈寒而無毒者乎?不然,則《本經》及蘇 恭所列者,是防葵功用,而《別錄》所列者,乃似防葵之 狼毒。功用非防葵也。狼毒之亂防葵。其來亦遠矣。不 可不辨。古方治蛇瘕鱉瘕。《大方》中多用防葵。皆是狼 毒也。

《附方》

腫滿洪大:防葵研末,溫酒服一刀圭。至二三服,身瞤 及小不仁為效。肘後方

癲狂邪疾:方同上。

《傷寒動氣》傷寒汗下後,臍左有動氣,防葵散:用防葵 一兩、木香、黃芩、柴胡各半兩。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 八分,溫服。雲岐子保命集

《高濂遵生八牋》

《葵菜》此蜀葵叢短而葉大性溫

「采葉」,與作菜羹同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