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6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別錄》曰:「草蒿,生華陰川澤。」

陶弘景曰:「處處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雜香菜食之。」 韓保昇曰:「嫩時醋淹為葅,自然香。葉似茵蔯蒿而背 不白,高四尺許。四月、五月采,日乾入藥。《詩》云:『呦呦鹿 鳴,食野之蒿』。即此蒿也。」

《蘇頌》曰:「青蒿春生苗、葉極細可食。至夏高四、五尺。秋 後開細淡黃花,花下便結子,如粟米大。八、九月采子, 陰乾。根、莖、子、葉並入藥用,乾炙作飲香尤佳。」

寇宗奭曰:「青蒿得春最早,人剔以為蔬,根赤葉香。」沈 括《夢溪筆談》云:「青蒿一類,自有二種,一種黃色,一種 青色。《本草》謂之青蒿,亦有所別也。陝西銀、綏之間,蒿 叢中時有一兩窠迥然青色者,土人謂之香蒿,莖葉 與常蒿一同。但常蒿色淡青,此蒿深青,如松檜之色。 至深秋,餘蒿並黃,此蒿猶青,其氣芬芳,恐古人所用」, 以深青者為勝,不然諸蒿何嘗不青。

李時珍曰:「青蒿二月生苗,莖粗如指而肥軟。莖、葉色 並深青。其葉微似茵蔯,而面背俱青。其根白硬。七、八 月開細黃花,頗香。結實大如麻子,中有細子。」

修治

《雷斆》曰:「凡使,惟中為妙,到膝即仰,到腰即俛。使子勿 使葉,使根勿使莖,四件若同使,翻然成痼疾。采得葉, 用七歲兒七個溺,浸七日七夜,漉出曬乾。」

葉莖根子氣味

苦寒無毒。

李時珍曰:「㐲,硫黃。」

主治

《本經》曰:「疥瘙痂痒惡瘡,殺蝨,治留熱在骨節間,明目。」 陳藏器曰:「鬼氣尸疰伏留,婦人血氣,腹內滿,及冷熱 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並擣汁服。亦暴乾為末,小 便入酒和服。」

《大明》曰:「補中益氣,輕身補勞,駐顏色,長毛髮,令黑不 老。兼去蒜髮,殺風毒,心痛熱黃,生擣汁服,并貼之。」 李時珍曰:「治瘧疾寒熱。」

蘇恭曰:「生擣傅金瘡,止血止疼良。」

《孟詵》曰:「燒灰,隔紙淋汁,和石灰煎。治惡瘡、瘜肉黶瘢。」

發明

蘇頌曰:「青蒿治骨蒸熱勞為最,古方單用之。」

李時珍曰:青蒿得春木少陽之氣最早,故所主之證, 皆少陽厥陰血分之病也。按:《月令通纂》言:「伏內庚日 采青蒿,懸於門庭內,可辟邪氣。陰乾為末,冬至元旦 各服二錢亦良。」觀此,則青蒿之治鬼疰伏尸,蓋亦有 所伏也。

子氣味

甘冷無毒。

主治

《大明》曰:「明目,開胃。炒用。治勞瘦,壯健人。小便浸用之, 治惡瘡疥癬、風𤺋。煎水洗之。」 《孟詵》曰:「治鬼氣。為末,酒服方寸匕。」

李時珍曰:「功同葉。」

附方

男婦勞瘦:青蒿細剉,水三升,童子小便五升,同煎取 一升,去滓,入器中煎成膏,丸如梧子大,每空心及臥 時,溫酒吞下二十丸。斗門方

虛勞寒熱,肢體倦疼,不拘男婦八九月,青蒿成實時 采之,去枝梗,以童子小便浸三日,曬乾為末。每服二 錢,烏梅一箇,煎湯服。靈苑方

骨蒸鬼氣:「童子小便五大斗,澄清,青蒿五斗,八九月 揀帶子者最好,細剉相和,納大釜中,以猛火煎取三 大斗,去滓,溉釜令淨,再以微火煎,可二大斗,入豬膽 一枚,同煎一大斗半,去火待冷,以磁器盛之。每欲服 時,取甘草二三兩,炙熟為末,以煎和搗千杵為丸,空 腹粥飲下二十丸,漸增至三十丸止。」崔元亮海上方 骨蒸煩熱:青蒿一握,豬膽汁一枚,杏仁四十箇去皮 尖炒。以童子小便一大盞,煎五分,空心溫服。十便良方 虛勞盜汗,煩熱口乾: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入人參 末、麥門冬末各一兩,熬至可丸,丸如梧子大,每食後 米飲服二十丸,名「青蒿煎。」聖濟總錄

瘧疾寒熱:《肘後方》:「用青蒿一握,水二升,搗汁服之。」 《存仁方》:「用五月五日天未明時采青蒿,陰乾四兩,桂 心一兩,為末。未發前酒服二錢。」 《經驗方》:「用端午日 采青蒿葉,陰乾,桂心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先寒用熱 酒,先熱用冷酒,發日五更服之,切忌發物。」

溫瘧痰甚,但熱不寒:用青蒿二兩,童子小便浸焙,黃 丹半兩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存仁方

赤白痢下:五月五日采青蒿艾葉等分,同豆豉搗作 餅,日乾。名「蒿豉母。」每用一餅,以水一盞半煎服。聖濟總錄 鼻中衄血:青蒿搗汁服之,并塞鼻中,極驗。衛生易簡方 酒痔便血:「青蒿用葉不用莖,用莖不用葉,為末,糞前 冷水,糞後水酒調服。」永類鈐方

金瘡撲損:《肘後方》:用青蒿搗封之,血出則愈。 一方: 用青蒿、麻葉、石灰等分,五月五日搗和曬乾,臨時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