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6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實主治

《本經》曰:「明目,溫中,耐風寒,下水氣,面浮腫,癰瘍。」 甄權曰:「歸鼻,除腎氣,去𤻤瘍,止霍亂,治小兒頭瘡。」

苗葉氣味

辛溫無毒。

孫思邈曰:「黃帝云:『食蓼過多,有毒,發心痛。和生魚食, 令人脫氣,陰核痛,求死。二月食蓼,傷人胃。《扁鵲》云:『久 食令人寒熱,損髓,減氣少精。婦人月事來時,食蓼蒜, 喜為淋。與大麥麪相宜』』。」

苗葉主治

《別錄》曰:「歸舌,除大小腸邪氣,利中益志。」

陶弘景曰:「乾之釀酒,主風冷,大良。」

陳藏器曰:「作生菜食,能入腰腳。煮湯淋腳,治霍亂轉 筋。煮汁日飲,治痃癖擣爛,傅狐尿瘡。」 《大明》曰:「腳暴軟,赤蓼燒灰淋汁浸之,以桑葉蒸罯,立 愈。」

李時珍曰。殺蟲。伏。

附方

傷寒勞復,因交後卵腫,或縮入腹痛:蓼子一把,水挼 汁,飲一升。肘後方

霍亂煩渴:「蓼子一兩,香薷二兩」,每服二錢,水煎服。聖惠 方

小兒頭瘡:「蓼子為末,蜜和雞子白同塗之,蟲出不作 痕。」藥性論

蝸牛咬毒,毒行遍身者,蓼子煎水浸之,立愈。不可近 陰,令弱也。陳藏器本草

《蓼汁酒》「治胃脘冷,不能飲食,耳目不聰明,四肢有氣, 冬臥足冷。」八月三日取蓼日乾,如五升大,六十把,水 六石,煮取一石,去滓,拌米飯,如造酒法,待熟日飲之, 十日後目明氣壯也。千金方

肝虛轉筋吐瀉:赤蓼莖葉切三合,水一盞,酒三合,煎 至四合,分二服。聖惠方

霍亂轉筋:「蓼葉一升,水三升,煮取汁二升,入香豉一 升,更煮一升半,分三服。」藥性論

夏月暍死,濃煮蓼汁一盞服。外臺祕要

小兒冷痢:蓼葉擣汁服之。千金方

血氣攻心,痛不可忍:「蓼根洗剉,浸酒飲。」斗門方 惡犬咬傷:「蓼葉搗泥傅之。」肘後方

水蓼釋名

《馬志》曰:生於淺水澤中,故名「水蓼。」

李時珍曰:按:《爾雅》云:「薔,虞蓼也。」山夾水曰虞。

集解

蘇恭曰:「水蓼,生下濕水旁,葉似馬蓼,大於家蓼,莖赤 色。水挼食之,勝於蓼子。」

寇宗奭曰:「水蓼大概與水葒相似,但枝低耳。今造酒 取葉,以水浸汁,和麪作麯,亦取其辛耳。」 李時珍曰:「此乃水際所生之蓼,葉長五、六寸,比水葒 葉稍狹,比家蓼葉稍大,而功用彷彿。故寇氏謂蓼實 即水蓼之子者,以此故也。」

莖葉氣味

辛無毒。

大明曰:「冷。」

莖葉主治

《唐本》曰:「蛇傷擣傅之絞汁服之,止蛇毒入腹,心悶。又 治腳氣腫痛成瘡,水煮汁漬捋之。」

馬蓼釋名

李時珍曰:凡物大者,皆以「馬」名之,俗呼「大蓼」是也。高 四、五尺,有大小二種,但每葉中間有黑跡如墨點記, 故方士呼為《墨記草》。

集解

陶弘景曰:「馬蓼,生下濕地,莖斑,葉大,有黑點。亦有兩、 三種,其最大者名蘢薣,即水葒也。」

莖葉氣味

辛溫無毒。

李時珍曰:「伏丹砂、雌黃。」

莖葉主治

《本經》曰:「去腸中蛭蟲,輕身。」

葒草釋名

李時珍曰:此蓼甚大,而花亦繁紅,故曰葒、曰鴻。鴻亦 大也。《別錄》有名未用。草部中有天蓼,云:「一名石龍,生 水中。」陳藏器解云:「天蓼即水葒,一名游龍,一名大蓼。」 據此,則二條乃一指其實,一指莖葉而言也。今併為 一。

集解

《別錄》曰:「葒,生水旁,如馬蓼而大。五月采實。」

陶弘景曰:「今生下濕地甚多,極似馬蓼而甚長大。《詩》 稱『隰有游龍』。」郭璞云:「即龍古也。」

蘇頌曰:「葒,即水葒也。似蓼而葉大,赤白色,高丈餘。」《爾 雅》云:「葒,蘢古。」其大者蘬音詭。陸璣云:「游龍,一名馬蓼。」 然馬蓼自是一種也。

李時珍曰:「其莖粗如拇指,有毛。其葉大如商陸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