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4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元史五行志》:「至元十一年十一月,建寧浦城縣雨黑 子,如稗實。」

《三峽考》:峽中隙地沙土,宜黍稷菽麥,獨不宜秔秫耳。 又一種自滇中來者,曰雲南稗,一曰鴈爪稗,以形似 名。亦播種畦植,與五穀爭價,東南所無也。

《日照縣志》:穇,粟之最賤者,他處謂之稗,有黑白二種, 宜濕地,石方得米二斗餘,照產頗多,賴以糊口。

稗部雜錄

《莊子》:「道在稊稗。」

《淮南子泰俗訓》:「離先稻熟而農夫耨之,不以小利傷 大穫也。」《離》與稻相似。

釋典《寶積經》:「僧之無行者,如麥田生稗子。」

薏苡部彙考

《釋名》

薏苡仁。本經   《解蠡》。本經

𦬊實:別錄    米。別錄 《回回米》。救荒本草 薏珠子。圖經

苗名「屋菼。」李時珍 西番《蜀秫》:救荒本草

《草珠兒》:俗名   簳珠。交趾名

米。雷斆

薏苡仁圖

薏苡仁圖

李石續博物志

薏苡

薏苡一名《簳珠。收子蒸令氣餾,暴乾挼取之作飯麵》, 主不饑。

《徐光啟農政全書》

薏苡考

《本草》名「薏苡仁」,一名「解蠡」,一名「屋菼」,一名「起實」,一名 音紺俗名「草珠兒。」又呼為「西番。」蜀秫。生真定平澤及 田野。交趾生者。子最大。彼土人呼為珠今處處有 之。苗高三四尺,葉似黍葉而稍大,開紅白花作穗子。 結實青白色,形如珠而稍長,故名「薏珠子。」味甘微寒, 無毒。今人俗亦呼為「菩提子。」

救饑

採實舂去殼,其中仁煮粥食。取葉煮飲亦香。

元扈先生曰:「嘉穀良藥。不必救荒。」

王象晉群芳譜

薏苡

薏苡處處有之。交趾者子最大,出真定者佳。今多用 梁、漢者,氣劣於真定。春生苗,莖高三四尺,葉如黍葉。 開紅白花作穗。五六月結實,青白色,形如珠子而稍 長,故呼「薏珠子。」取用以顆小、色青、味甘、黏牙者良。形 尖而殼薄,米白如糯米,此真薏苡也。可粥可麪,可同 米釀酒。

「舂熟炊為飯」,食之,治冷氣。

《本草綱目》

薏苡釋名

李時珍曰:薏苡名義未詳。其葉似蠡實葉而解散,又 似𦬊黍之苗,故有「解蠡、𦬊實之名。」米乃其堅硬者 有。強之意。苗名屋菼。《救荒本草》云:回回米。又呼西 番蜀秫。俗名草珠兒。

集解

《別錄》曰:「薏苡仁,生真定平澤及田野。八月采實,采根 無時。」

陶弘景曰:「真定縣屬常山郡,近道處處多有,人家種 之。出交阯者,子最大,彼土呼為『簳珠』。」故馬援在交阯 餌之,載還為種,人讒以為珍珠也。實重纍者為良。取 仁用。

《馬志》曰:「今多用梁漢者,氣劣於真定。取青白色者良。 取子於甑中蒸使氣餾,曝乾挼之,得仁矣。亦可磨取 之。」

《蘇頌》曰:「薏苡所在有之。春生苗莖,高三、四尺。葉如黍 葉。開紅白花,作穗。五、六月結實,青白色,形如珠子而 稍長,故人呼為『薏珠子。小兒多以線穿如貫珠為戲。 九月、十月采其實』。」

《雷斆》曰:「凡使,勿用。」米:顆大,無味,時人呼為「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