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2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得備位三公,奉職負國,當伏刑都市,以示萬眾,丞相 豈兒女子耶?何謂咀藥而死』?」嘉遂裝出見使者,再拜 受詔,乘吏小車,去蓋不冠,隨使者詣廷尉。

《東觀漢記》:上常與朱祐共買蜜合藥,上追念之,即賜 祐白蜜一石。問:「何如在長安時共買蜜乎?」

鄧訓為護烏桓校尉吏士常大病瘧轉易至數千人 訓身煮湯藥減得半愈其無妻者為適配偶。

《王閑》者,王莽叔父平河侯譚之子。王莽篡位,潛忌閑, 乃出為東郡太守。閑懷誅,常繫藥手內,莽敗,閑獨完 全。

《後漢書韓康傳》:「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家 世著姓,常採藥名山,賣于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餘 年時,有女子從康買藥,康守價不移,女子怒曰:『公是 韓伯休,那乃不二價乎』?康嘆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 子皆知有我焉,何用藥為』?乃遁入霸陵山中。」

《臺佟傳》:「佟字孝威,魏郡鄴人也。隱於武安山,鑿穴為 居,採藥自給。」

《華佗傳》:「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一名旉。遊學徐土,兼 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 為仙精於方藥,處齊不過數種,心識分銖,不假稱量。」 《費長房傳》:「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老 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 之見,唯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 《薊子訓傳》,薊子訓者,不知所由來也。建安中,客在濟 陰宛句,有神異之道。時或有百歲翁,自說童兒時見 子訓賣藥於會稽市,顏色不異於今。

《王和平傳》:「北海王和平性好道術,自以當仙。濟南孫 邕少事之,從至京師。會和平病歿,邕因葬之東陶,有 書百餘卷,藥數囊,悉以送之。後弟子夏榮言其尸解, 邕乃恨不取其寶書仙藥焉。」

華嶠《後漢書》,「張楷,字公超,家貧無以為業,常乘驢車 至縣賣藥。」

《九州春秋》:「青州刺史焦和,多為陷水丸,沈河湟,寇不 得渡。」

《魏志何夔傳》:「夔字叔龍,陳郡陽夏人也。太祖辟為司 空掾屬。太祖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夔常畜毒藥, 誓死無辱,是以終不見及。」

《邴原別傳》:魏太子為五官中郎將,原為長史。太子宴 會眾賓客數十人,太子建議曰:「君父各篤疾,有藥一 丸,可救一人。當救君耶?父耶?」眾人紛然,或君或父。時 原在坐,不與此論。太子諮之於原,原勃然對曰:「父也。」 太子亦不復難。

《吳書》:「合肥之役,凌統身被六七瘡,有卓氏良藥,故得 不死。」

《晉陽秋》:陸抗於羊祜,推僑札之好。抗嘗遺祜酒,祜飲 之不疑。抗有疾,祜饋之藥,抗亦推心服之,於是以為 華元子。反復見於今。

《晉書陳壽傳》:「壽遭父喪,有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 黨以為貶議,坐是沉滯者累年。」

《李密傳》:「密父早亡,母何氏改醮祖母劉氏,躬自撫養。 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 飲膳湯藥,必先嘗後進。」

《孫晷傳》:「晷兄嘗篤疾經年,晷躬自扶侍,藥石甘苦,必 經心目。」

《顏含傳》:「含少有操行,以孝聞。兄畿,咸寧中得疾,就醫 自療,遂死於醫家。家人迎喪,旐每繞樹而不可解,引 喪者顛仆,稱畿言曰:『我壽命未死,但服藥太多,傷我 五臟耳。今當復活,慎無葬也』。其父祝之曰:『若爾有命 復生,豈非骨肉所願。今但欲還家,不爾葬也。旐乃解。 及還,其婦夢之曰:『吾當復生,可急開棺』。婦頗說之。其』」 夕,母及家人又夢之,即欲開棺,而父不聽。含時尚少, 乃慨然曰:「非常之事,古則有之,今靈異至此,開棺之 痛,孰與不開相負?」父母從之,乃共發棺,果有生驗。以 手刮棺,指爪盡傷,然氣息甚微,存亡不分矣。飲哺將 護,累月猶不能語。飲食所須,託之以夢。闔家營視,頓 廢生業。雖在母妻,不能無倦矣。含乃絕棄人事,躬親 侍養,足不出戶者十有三年。石崇重含惇行,贈以甘 旨,含謝而不受。或問其故,答曰:「病者綿昧,生理未全, 既不能進噉,又未識人惠,若當謬留,豈施者之意也?」 畿竟不起。含二親既終,兩兄繼沒,次嫂樊氏因疾失 明。含課勵家人,盡心奉養。每日嘗省藥饌,察問息耗, 必簪屨束帶,醫人疏方應須。膽,而尋求備至,無 由得之。含憂歎累時,嘗晝獨坐,忽有一青衣童子,年 可十三四,持一青囊授含,含開視,乃蛇膽也。童子逡 巡出戶,化成青鳥飛去。得膽藥成,嫂病即愈,由是著 名。

《裴秀傳》:「秀服寒食散,當飲熱酒而飲冷酒。泰始七年 薨。」

《韓友傳》:友卜占神效甚多,而消殃轉禍無不皆驗。干 寶問其故,友曰:「筮卦用五行相生殺,如按方投藥治 病以冷熱相救,其差與不差,不可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