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5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乎。

《席上腐談》:「《爾雅》云:『鳥之雌雄不可別者,以翼左掩右 為雄,右掩左為雌』。張華《博物志》亦載此說。陶隱居曰: 『鳥之雌雄難別,舊云其翼左覆右是雄。又燒毛納水 中,沉者是雄,浮者是雌』。」

《蟫史禽經》曰:「烏鳴啞啞,鸞鳴噰噰。鳳鳴喈喈,凰鳴啾 啾。雉鳴鷕鷕,雞鳴咿咿。鶯鳴嚶嚶。鵲鳴唶唶,鵠鳴哠 哠,鵙鳴。」 《客坐新聞》:「凡鳥翅足折,喂之芝麻,仍嚼爛敷患處即 愈。」

《漱石閒談》:「魚逆水而上,鳥向風而立,取其鱗羽之順 也。有微風不知所從來,但觀鳥之所向。」

篆文:「二鳥曰雔,三鳥曰雥。」音戢。三鳥相聚,其音戢戢 也。

《書蕉禽經》云:「風翔則風,風鳶類也。雨舞則雨,雨商羊 也。霜飛則霜,霜鷫鸘也。露翥則露,露鶴也。四名甚奇, 又以肫讖風,以鼉讖雨。肫江豬也。鵲知風,螘知雨。 清閒供鳥言春日,不第喚逸情驚幽夢。」對此正勝與 俗人言也。「姑姑鉤輈,格磔提壺蘆脫布褲,不如歸去 行不得也。」哥哥雲:「韶部鳳凰,不如我得過。且過布穀 泥」滑滑。都護從事婆。餅煎莫損花。

《談苑》:人畜鷺鷥,雖馴熟,然至飲秋水則飛去。京師夏 間競養銅觜,至九月多死。鴟生三子,內一子則鷹也, 然鴟多生兩子也。

《太平清話》:山鳥每夜五更喧起五次,謂之「報更」,蓋山 中真率漏聲也。余憶曩居小崑山下,梅雨初霽,座客 飛觴,適聞庭蛙,請以節飲。因題聯云:「花枝送客蛙催 鼓,竹籟喧林鳥報更。」可謂山史實錄。

《珍珠船禽經》曰:「鶴以怨望,鴟以貪顧,雞以嗔視,鴨以 怒睨,雀以猜懼。燕以狂䀪,鶯以喜囀,烏以悲啼,鳶以 飢鳴。鶴以潔唳,梟以凶叫,鴟以愁嘯。鵝飛則蜮沉,鵙 鳴則蚓結。鵲俯鳴則陰,仰鳴則晴。陸生之鳥,咮多銳 而善啄。水生之鳥,咮多圓而善唼。短腳者多伏,長腳 者多立。」

「鷺目成而受胎,鶴影接而懷卵;鴛鴦交頸,野鵲傳枝。」 清言楊柳岸,蘆葦汀池邊須有野鳥,方稱山居; 馴鳥;雀,畜鳧魚,頗似何點之《野逸》。

「來鳴禽於嘉樹。」音聞兩寂,悟圓通耳根。

羽禽總部外編

《拾遺記》:「冀州之西二萬里,有孝養之國,其俗人年三 百歲,織茅為衣,死葬之中野,百鳥銜土為墳。」

《吳越春秋》:禹納言聽諫,安民治室,居靡山,伐木為邑, 畫作印,橫木為門,調權衡,平斗斛,造井示民,以為法 度。鳳凰棲于樹,鸞鳥巢于側,麒麟步于庭,百鳥佃于 澤。遂已耆艾將老,歎曰:「吾晏歲年暮,壽將盡矣,止絕 斯矣。」命群臣曰:「五百世之後,葬我會稽之山,葦槨桐 棺,穿壙七尺,下無及泉,墳高三尺,土階三等。葬之後」, 田無改畝,以為「居之者樂,為之者苦。」禹崩之後,眾瑞 並去,天美禹德而勞其功,使百鳥還為民田,大小有 差,進退有行。

《山海經。海外西經》「軒轅之國,其人兩手操卵食之,兩 鳥居前導之。」

《海外東經》:「元股之國,其為人,衣魚食鷗,使兩鳥夾之。」 《海內北經》:「蛇巫之山,西王母梯几而戴勝杖。其南有 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又有三足鳥,主給使 《大荒東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木 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 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有神人面犬耳獸身, 珥兩青蛇,名曰奢比尸。有五彩之鳥,相鄉棄沙。惟帝 俊下及帝下兩壇,彩鳥是司。言「山下有舜二壇,五 彩鳥主之。」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蘇門」,日月所生。有壎民之 國。有綦山。又有搖山。有山,又有《門戶山》。又有《盛山》, 又有《待山》。有《五彩之鳥》。

《博物志》:「子路與子貢過鄭神社,社樹有鳥,神牽率。子 路、子貢說之,乃止。」

《拾遺記》:「燕昭王坐握日之臺,參雲上,可捫日。時有黑 鳥白頭,集王之所,銜洞光之珠,圓徑一尺,此珠色黑 如漆,懸照於室內,百神不能隱其精靈。」

《十洲記》:祖洲有不死之草。昔秦始皇時,大苑中死者 橫道,有鳥如烏狀,銜此草以覆死人面,當時起坐自 活。

《洞冥記》:「元鼎元年,起招仙閣於甘泉宮西,有青鳥赤 頭,道路而下,以迎神女。神女留玉釵以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