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2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介休山下兩閒人,來訪汾陽舊使君。明日卻歸塵外 去,一雙白鶴上青雲。

《重送戴道士》并序
元·程鉅夫

予既作《霞川詩》送戴君提點,其所稱述,翰林從事邵生為予言如此。後數日,太常博士虞伯生來言:「君所適者越也,非天台所謂霞川,乃在桃源,蓋用以自號者,請更賦。」

被命將居越,扁舟指會稽。海雲迎棹起,江月照人低。 有道蟠龍虎,無心混騖雞。霞川隨處是,何必武陵溪。

《贈通元觀唐道士竹鄉》
王庚

通元道士苦修行,坐見桑田幾變更。雲屋苔封燒藥 竈,風林花落煮茶鐺。休糧賸有青松啖,卻老應無白 髮生。月滿竹鄉騎鶴去,欲邀子晉學《吹笙》。

《贈楊洞天道人》
馬祖常

我自不入俗,君今又欲仙。鳥啼百花裡,屋住萬山邊。 密樹雲難過,空潭月易圓。題詩秋卷了,為說《小行年》。

《贈鐵菴道者》
虞集

昔遊雲臺觀,山色上衣青。松花春兩落,柏葉秋露零。 飢來煮白石,睡起看《黃庭》。人間忽已老,莫問少微星。

《賦茅山道士雲松巢》
前人

昔年李太白,廬山思結巢。褰雲自天上,和鶴止松梢。 道士潘閒遠,高居古大茅。誦經門臥虎,看劍石眠蛟。 飛步脫鳧舄,長吟吹鳳匏。九江攬秀色,許爾作仙交。

《寄澄湛堂法師》
前人

月中桂子落巖阿。想有林間閱具多。持足地神衣拂 石。獻珠天女襪凌波。香因結願留龍受。水為烹茶喚 虎馱。寄到竹西無孔笛。吹成動地《太平歌》。

《送薛元卿歸龍虎山》
楊載

金門詔下羽人歸,欲向山中采蕨薇。琥珀懸崖松樹 老,琅玕倚澗竹根稀。高巖蓄雨星辰濕,古石懸雲逕 路微。養性可無軒冕累,遊塵元不涴仙衣。

《送詹尊師歸廬山》
揭傒斯

香鑪峰色紫生煙,一入京華路杳然。雲碓秋閑舂藥 水,雨犁春臥種芝田。書憑海鶴來時寄,劍自潭蛟去 後懸。忽報歸期驚倦客,獨淹微祿負中年。

《梁谿謠贈盛高霞道士》
柳貫

「梁谿一片月,搖蕩綠蘿煙。玉女採珠回,駕龍耕璧田。 春去竹花實,歲深芝草駢。鳳凰招不下,遲景惜留連。 卻望白雲嶠,明星正當天。雲中青童君,招麾使之前。 謂言《寶訣書》,列在瑤臺編。蚩尢守扄鑰,一閟三千年。」 至今海岳間,光氣常蜿蜒。茅龍亦解飛,金匱豈徒堅。 引手探元策,得之可登仙。首路向恆碣,西窺臨岳蓮。 天壇見日出,皓鶴共蹁躚。行攀飛狐塞,回薄扶桑淵。 滄溟挹不滿,石廩小如拳。還尋屏風疊,鼓枻陵中川。 調笑呼陸羽,濯纓第二泉。但聞丹齊成,不見朱顏遷。 顯露荐承液,雄虹為采旃。上下入景中,窅然觀化先。 何必肩洪崖,遂將儕偓佺。寧能獨不死,為我啟真筌。 大還容草創,小劫度沉綿。桂枝倘堪結,遲贈《遠遊》篇。

《送王真人北上代劉宗師》
薩都剌

玉珮丁東下界聞,天風吹動碧霞裙。劉郎跨鶴遊三 島,王子吹笙到五雲。洞府夜光傳玉印,石壇月黑禮 茅君。若逢天上吳夫子,應問丹砂煉幾分。

《元圃為上清周道士賦》
葛邏祿迺賢

元圃雲深路渺茫,神仙飛珮隔扶桑。碧桃開盡春溪 漲,白鶴歸來海月涼。巖溜涓涓鳴石竇,松花細細落 琴床。明年我亦山中去,賸采瑤芝滿藥囊。

《送道士袁九霄歸金坡道院》
前人

朔風吹黃沙,客子夢千里。青山久不歸,白日去如水。 昨朝灤水上,仙人偶來過。自言遠紛壒,結廬在金坡。 玉峽棲層雲,翠閣縈危棧。鐘聲繞碧壇,桃花出深澗。 雙童掃白石,展布彈瑤琴,青松挂落月,海色浮空林。 竟謝區中緣,騎龍忽歸去。秖恐人民非,那愁歲年暮。 君還鍊《石髓》,九轉成元霜。他時肯分贈,碧落同翱翔。

《送項鍊師還天台》鍊師能醫
陳旅

不學東方朔,歸尋馬子微。人間無藥賣,海上有雲飛。 谷煖金鵝大,溪深土鴨肥。當年種桃種,高過石樓扉。

《贈松崖道士》
周權

名山歷遍氣飄浮,面帶風霜雪滿頭。碧澗寒通丹井 曙,青松影落石壇秋。布袍洗藥香猶濕,砂釜藏茶火 自留。笑問閬風何處是,追遊還許借「青牛。」

《湯梅山為道士歸吳還山賦一詩以餞》

陳深

「三年猶向孤山住,應為梅花滯水濱。」滄海鶴歸空有 語,荒城草長又逢春。芝田火暖丹砂熟,松嶠花香白 釀新。安得與君俱隱去,煙蘆深處著閑身。

《大滌山道士》
宋·無

童顏幾寒暑,編葉當衣裳。琴古面無漆,柏枯身有香。 樹精為老僕,石髓作乾糧。不語坐松下,天風吹髮涼。

《送周草窗尊師歸廬山太平宮》
成廷珪

匡廬之山仙所居,銀河倒蘸青芙蕖。三千里路昔一 往,十八社友今何如。向來匡君結廬處,至今海月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