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2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金襴。」

張善淵

按《蘇州府志》:「張善淵,字深父,號癸復道人。其伯父崇 一始為道士,得易真人如剛靈寶飛步法,稱為張雷 師。宋尚書包恢薦於朝,命主郡之天慶觀。善淵從之 學,輒能捕逐鬼物,呼致雷雨。郡守潛說友舉住建德 永隆宮,再住郡之光孝觀,道法藥術並究其妙。元世 祖召入朝,召鶴且有禱,輒應。命為平江道錄。」

王天助

按《續文獻通考》:「王天助,字致和,定海之蓬萊鄉人。學 道於袁松溪。至元間,大旱,書符咒之,雨輒應,聞於朝, 賜號為太虛元靜明妙真人。」

李果老

按《廣信府志》:「果老,字周卿。其崇重如山,其渟涵如淵, 其溫如春,其直如弦,終日默默,發語中理,蓋有道君 子也。至元丙戌,制授江東道都提點,住持本宮。御史 中丞崔彧見而歎曰:『使朝廷皆得若人,何事不理邪』! 後謝宮事以歸。大宗師張晉孫,其弟子云。」

戴元歆

按《濟南府志》:「戴元歆,修道於東蒙之巖穴,中有神異, 尤精祈禱之術。元世祖召入,賜紫衣,命為沖寂大師, 知蒙山玉虛觀事。」

太霞真人

按《陝西通志》:「太霞真人,姓薛氏,至元間,修煉於太微 宮。朝廷聞其有道術,詔對,賜號太霞真人。及金冠歸 韓,臨終作辭世文。」

周隆孫

按《蘇州府志》:「周隆孫,太倉雙鳳人。至元間,賜號清寧 抱一真人,住持普福宮,提點。平江路。」《道錄》:「宮中有芝, 生四十二莖二尺許,天師張與材作《玉芝詞記》。嘗遊 武當,舟次儀真,風逆不可行,隆孫畫一符於帆檣,舟 並發,獨乘順風而往,人以為得列子之術。」

交趾太清宮道士

按《南翁夢錄》:交趾太清宮道士名道甚,元世祖至元 間,為陳大王祈嗣,拜章畢,乃白王曰:「上帝既允奏章, 即命昭文童子降生王宮,住四紀。已而後宮有孕,果 生男,兩膊上有文曰:『昭文童子』。」學頗明顯,因以昭文 為號。年長其文始消。至四十八歲,臥病月餘,諸子為 之建醮,請減己壽,以延父齡。道士拜章起曰:「上帝覽」 章笑曰:「何乃戀俗,欲久留乎?然其子孝誠可允。再留 一紀,病乃瘳。」後果有十二年壽。

金善信

按《蘇州府志》:「金善信,字實之,長洲儒家子。好老氏學, 父母常為納婦,有子矣。時張雷師能以篆捕逐鬼物, 因事之。又事莫月鼎,傳其祕術。遂構仁壽觀,日與徒 研覈妙旨。其言以為心神至虛,無所汨沒,諸陰銷盡, 諸陽自集。蓋有形者陽,陽益勝,陰氣益調,精我得清 淨,去道無難矣。受知於嗣天師留國公,起為廣德路」 道錄,薦於朝,賜號「弘道法師。」

陳可復

按《寧波府志》:「陳可復,號雷谷。其師與真,幼歲居杭人 禁中,精齋醮儀。可復幼疏爽,越有林生,善役雷,恣酒 自許,有問其法,輒斥去,可復晝夜承事。林嗜酒,每鬻 衣以奉,由是卒得其術。至元中,會大旱,祈禱莫應。有 戲之曰:『陳道士能召雷』。因命為之。可復以法興雲,須 臾雷電大作,雨甚。常主教鄞之元妙觀。時值中秋,有」 方士寓觀賞月,可復不與,因以墨水噀符。頃即烏雲 掩月,天雨黑雨,坐客驚散。眾知其所為,延之入席,雲 霧盡開,月復朗照。京師聞之,召為承應法師。世祖偉 其貌,命治足疾。可復曰:「疾深不可除,臣有《禁架術》,願 試之。」試良愈。復命止風,風返,卻祈雪,雪立至。從上巡 幸幾十年卒。

張與材

按《元史釋老傳》:「張與棣卒。元貞元年,弟與材嗣,為三 十八代,襲掌道教。時潮囓鹽官,海鹽兩州,為患特甚, 與材以術治之,一夕大雷電以震,明日見有物魚首 龜形者,磔於水裔,潮患遂息。大德五年,召見於上都 幄殿。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武宗即位,來 覲,特授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錫金印。仁宗即位, 特賜寶冠、組織文金之服。延祐三年卒。四年,子嗣成 嗣,為三十九代襲領江南道教主,領三山符籙如故。

酆都道士

按《四川總志》:「酆都道士,未詳何處人。元大德戊戌,棲 隱雪峰山。乙卯季冬,召集道友曰:『吾化矣,大道坦然, 皎如日月,雖由人弘,豈隨人往?諸生宜遵道而行,毋 令半途而廢』。」偈曰:「樸庵寄住有年,東西南北依然。裡 面渾無一物,只有璮文數篇。今日草茅朽腐,須要改 換棟椽。眼底風波太惡,不容久住山巔。選得幽居去」 處,和區移上大天,端坐而逝。

嵇天仁

按《宣城縣志》:賀士迪真人徒嵇天仁,麻姑,西鄉人,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