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2 (1700-1725).djvu/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法師,視朝散大夫、陽德觀住持,凡五賜對。重和元年,

授元素大夫,詞曰:「爾逢世治安,服膺道妙。大白若辱, 妄行而實蹈乎方;至德不言,眾競而獨安於靜。矧此 道階之新制,異乎世俗之舊聞。惟名不以假人,朕既 公於考實。樂全之謂有德,爾無累於修真。」後屢請還 山,詔知鴻都觀。建炎三年羽化,壽八十五。

王道堅

按《江西通志》:「王道堅,貴溪人。宋政和間,徵赴闕,延館 於太乙宮。徽宗訪以修丹延年之術,道堅奏曰:『清靜 無為,軒黃所以致治;多欲求仙,漢武所以罔功。夫修 煉者,非天子之事。時徽宗預知國當有厄,命道堅禳 之。對曰:『修德可以回天,禬禳之事,不敢誤國』。後歷請 還山。紹興初,高宗遣使復召,先一日,道堅鳴鼓集大』」 眾,乃舉頌曰:「無心曾出岫,倦翮早知還。為報長安使, 休尋海上山。」比敕使至,已化矣。

祝永祐

按《江西通志》:「祝永祐,貴溪人。與王太素齊名,宋政和 闇號沖隱大師,知本州神仙宮時,盜掠衢婺二州,將 及信境,郡守請檄神兵助備禦。永祐曰:『公無憂。盜踰 常山,當自退』。頃之,盜至,草萍大風晝晦,若有旌旛戈 甲出沒山谷間,盜大駭,宵遁。郡守以聞,加號通妙。後 復徵之,永祐嘆曰:『太素公將歸矣,吾何往為』?稱疾不」 赴。卒。年九十一。

陳崇政

按《辰州府志》:「陳崇政,沅陵人。修道於辰溪大酉觀。有 奇術,能致雷雨,辟穀不食以年計,間食瓜果八十,行 步如流。宋政和甲子歲,往遊衡岳,正月五日,以書諭 其徒曰:『吾當是月二十一日委蛻而歸』。其徒往從崇 政,果於是日羽化。」

羅晏

按《續文獻通考》:「羅晏,閬州人。兒時牧山下,見二道人 奕,晏舍牧觀之。道士出囊中餅與之食。晏歸家,覺腹 中如燎,因發狂累日,自是惟飲水,數日不一食,稍稍 預言禍福皆驗。宣和中,賜號靜應處士。張浚延至軍 中,晏曰:『相公勿恐』。明日虜退,果然。加號太和沖夷先 生。蜀人相傳壽至一百七十八云。」

木廣莫

按《和州志》:木廣莫,和州道士,走江准間,有弔項羽文 云:「無守陵之蕙帳,有照夜之寒缸。」過東坡墓,題詩云: 「文星落處天地泣,此老已亡吾道窮。」宣和初,至京師, 遂得幸佑陵,謂其人可及林靈素之半,賜姓木廣。莫 至紹興中猶在,寓會稽之天長觀。

徐知常

按《閩書》:「徐知常,字子中,建陽人。能詩,善屬文,尢通道 儒典,教悉神仙事,明其本末。宣和中,除蕊珠殿侍宸。」

陳通

按《閩書》:「陳通,長樂人,與弟靈皆有道術,能驅雷雨除 祟。宣和中,召至京,符咒輒驗。徽宗悅之,俱封以王爵, 沒後,人多祀之。」

何彪

按《永明縣志》:「何彪,字元卿,在小礛山回山寺修煉習 靜,甘露屢降於松竹上。磨崖記之,時宣和七年乙巳。」

何得一

按《江西通志》:何得一,新淦祥符觀道士。宋宣和間,徽 宗夢二道士至殿前,問其姓名,對曰:「鄭化基。何得一。」 詰旦訪求勿獲,以諸郡免。丁籍稽之,得於臨江軍道 籍中,皆新淦祥符觀道士,化基即得一師也。基久死, 命郡訪致得一。會西遊使者得諸郢,召對稱旨,命住 持龍德太乙宮,賜號沖妙大師,補丹林郎,遷右街監 議。時道士任州縣者率擾民,得一上言:「道家以清淨 無事為貴,不應與州縣事,請一切罷去。」其徒貴幸用 事者怵言者攻之,遂奪職歸。後復命赴闕,會金兵入 寇,不果。今丹林郎誥、尚書劄子、郢州禮狀,皆藏觀中。

楊希孟

按《春渚紀聞》:餘杭沈野,字醇仲,權智之士也。喜蓄書, 晝頗有精識,嘗於錢塘與一道士楊希孟醇叟相遇, 喜其開爽善談,即延與同邸而居。沈善談人倫,而不 知醇叟妙於此術也。時蔡元長自翰長黜居西湖,日 遣人邀致醇叟。一日晚歸,沈語楊曰:「『余嘗觀翰林,風 骨氣宇,皆足以貴,而定不入相』。楊徐曰:『子目力未至, 此人要如美玉琢成,百體完就,無一不佳者,是人當 作二十年太平宰相』。」但其終未可盡談也。楊復善笛, 蓄鐵笛大如常笛,每酒酣,必引笛自娛,聽者莫不稱 善。一日與沈飲於娼樓,月色如晝,而笛素不從客,有 舉酒而言曰:「今夕月色佳甚,杯酒之樂至矣,獨恨不 聞笛聲也。」楊徐笑曰:「俟令往取,實無所遣也。」酒再行, 忽引袖出笛,快作數弄,座客皆不知笛所從來。徐扣 之云:「小術耳,乃某左右常驅役使鬼也。俾之取物,雖 千里外立可待,但不可使盜取耳。子欲學之,當以奉 授。然又有切於性命者,子不問何也?」沈始敬異之。擇 日焚香,跪請其術,且言:「吾術斷欲為先。子欲得之,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