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7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飛鳥,揚於地,肌骨無范氏之黨以為偶然,未詎怪 也。因復指河曲之淫隈曰:「彼中有寶珠,泳可得也。」商 丘開復從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眾昉同疑子華,昉 令豫肉食衣帛之次。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子華曰:「若 能入火取錦者,從所得多少賞若。」商丘開往,無難色。 入火往還,埃不漫,身不焦。范氏之黨以為有道,乃共 謝之曰:「吾不知子之有道而誕子,吾不知子之神人 而辱子。子其愚我也,子其聾我也,子其盲我也。敢問 其道?」商丘開曰:「吾亡道,雖吾之心亦不知所以。雖然, 有一於此,試與子言之。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聞譽 范氏之勢,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貧,貧者富。吾誠 之無二心,故不遠而來。及來,以子黨之言皆實也,惟 恐誠之」不至,行之不及,不知形體之所措,利害之所 存也,心一而物亡,迕者如斯而已。今昉知子黨之誕 我,我內藏猜慮,外矜觀聽,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怛 然內熱,惕然震悸矣。水火豈復可近哉?自此之後,范 氏門徒,路遇乞兒馬醫,弗敢辱也,必下車而揖之。

酒客

按《列仙傳》:「酒客,梁市上酒家人也。作酒常美售,日得 萬錢,有過而逐之,主人酒常酢敗貧窮。梁市中賈人 多以女妻而迎之,或去或來。後百餘歲來為梁丞,使 民益種芋菜,三年當大饑。果如其言,梁民不死,後五 年解印綬去,莫知所終焉。」

卭疏

按《列仙傳》:「陸終氏中子卭疏者,周封史也。能行氣鍊 形,煮石髓而服之,謂之石鐘乳。至數百年,往來入太 室山中,有臥石床枕焉。」

涓子

按《列仙傳》:「涓子,齊人,好餌朮,接食其精,至三百年,乃 見於齊。著《天地人經》四十八篇。後釣於荷澤,得鯉魚, 魚腹中有符。隱於宕山,能致風雨,受伯陽九仙法。淮 南王安少得其文,不能解其旨也。其《琴心》三篇有條 理焉。」

祝雞翁

按《列仙傳》:「祝雞翁,洛人,居尸鄉北山下,養雞百餘年。 雞皆有名字,千餘頭,暮栖樹上,晝放散之,欲引呼名, 即種別而至。賣雞及子,得千餘萬,輒置錢去,之吳,作 養魚池,後昇吳山。白鶴、孔雀數百,常止其㫄矣。」

桂父

按《列仙傳》:「桂父者,象林人也。時黑而時白,時黃而時 赤,南海人見而尊事之,常服桂及葵,以龜腦和之,千 丸用十斤,桂累世見之。」今荊州之南,尚有桂丸焉。 按《水經注》:林邑城隍塹之外,林棘荒蔓,榛梗冥鬱,藤 盤筀秀,參錯際天。其中香桂成林,氣清煙澄。桂父縣 人也,棲居此林,服桂得道。

瑕丘仲

按《列仙傳》:瑕丘仲,甯人也。賣藥於甯百餘年,人以為 壽,而因地震舍壞,仲及里中數十家屋臨水皆敗。仲 死,民或取仲屍棄水中,收其藥賣之。仲披裘而從,詣 之取藥,棄仲者懼,叩頭求哀,仲曰:「非恨汝,使人知我 耳,吾去矣。」後為夫餘胡王驛使,復來至甯,北方謂之 謫仙人。

平常生

按《搜神記》:糓城鄉平常生,不知何所人也,數死而復 生,時人為不然。後大水出,所害非一,而平輒在缺門 山上大呼,言「平常生在此,云復雨水,五日必止。」止則 上山求祠之,但見平衣杖革帶。後數十年,復為華陰 市門卒。

元君

按《洞仙傳》:「元君者,合服九鼎神丹得道,著經九卷。」

九元子

按《洞仙傳》:「九元子者,鍊紫金,合神丹,登仙,其經曰《庚 辛經》。」

龔仲陽

按《洞仙傳》:「龔仲陽者,受嵩山少童步六紀之法。」

上黃先生

按《洞仙傳》:「上黃先生者,脩步斗之道,得隱形法。」

蒲先生

按《洞仙傳》:「蒲先生者,常乘白鹿,採芝草於茅山。」

常生子

按《洞仙傳》:「常生子者,常漱水成玉屑,服之以昇天。」

長存子

按《洞仙傳》:「長存子者,學道成為元洲仙伯。」

杜宇

按《續文獻通考》:「杜宇,古蜀主。蜀嘗大水,宇與居人避 水於長平山後鱉靈開峽治水,人得陸處,宇禪位與 之,自居西山,得道昇天。一云化為杜鵑。」

幼伯子

按《續文獻通考》:「幼伯子周蘇氏,客冬常著單衣,盛暑 著襦褲,形貌歲異,老而更壯。世世來誡,祐蘇氏子孫 得其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