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7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作客傭賃者,公昉不知也。八百驅使用意異於他 客,公昉愛異之。八百乃偽病,困當欲死,公昉即為迎 醫合藥,費數十萬錢,不以為損,憂念之意,形於顏色。」 八百又轉作惡瘡,周遍身體,膿血臭惡,不可忍近。公 昉為之流涕曰:「卿為吾家使者,勤苦歷年,常得篤疾。 吾取醫欲令卿愈,無所恡惜,而猶不愈,當如卿何?」八 百曰:「吾瘡不愈,須人䑛之當可。」公昉乃使三婢,三婢 為䑛之。八百又曰:「婢䑛不愈,若得君為䑛之,即當愈 耳。」公昉即䑛,復言無益,欲公昉婦䑛之最佳。又復令 婦䑛之。八百又告曰:「吾瘡乃欲差,當得三十斛美酒 浴身當愈。」公昉即為具酒,著大器中,八百即起入酒 中,浴瘡即愈,體如凝脂,亦無餘痕。乃告公昉曰:「吾是 僊人也,子有志,故此相試,子真可教也。今當授子度 世之訣。」乃使公昉夫妻并䑛瘡,三婢以其浴酒自浴, 即皆更少,顏色美悅。以《丹經》一卷授公昉。公昉入雲 臺山中作藥,藥成服之僊去。

按《四川總志》:「李八百,蜀人。初居筠陽之五龍岡,歷夏 商周,年八百歲。一云動則行八百里,時人因號李八 百。或隱山林,或居廛市,又修煉於華林山石室,丹成 還蜀中。周穆王時,居金堂山,號紫陽真君。其後遂得 仙,封妙應真人。」

按《瑞州府志》:李八百《續仙傳》云:「蜀人後來高安,名真, 嘗得仙術,自稱年八百餘歲,故人以為號。」又相傳白 鹿先生謂陳摶曰:「神仙李八百,動則八百里。」二說未 詳孰是。有葫蘆井煉丹臺,在府西三里,妙真宮,今郡 治,即其故宅也。楊誠齋詩云:「李真宅子故依然。」 按《陝西通志》:李八百居洋縣寒泉山,歷夏商周,人皆 見之,因紀其年八百,遂以為號。漢末,唐公昉師事之, 拔宅昇天,有詩云:「一日身遊八百里,三番花落九千 春。」

李真多

按《集仙錄》:「李真多神仙,李脫妹也。脫居蜀金堂山龍 橋峰下修道,蜀人歷代見之,約其往來八百餘年,因 號曰李八百焉。初以周穆王時來居廣漢棲元山,合 九華丹成,雲遊五岳十洞二百餘年,于海上遇飛陽 君,授水火之道,還歸此山煉藥成,又去數百年,或隱 或顯,遊于市朝。又登龍橋峰作九鼎金丹,丹成已八」 百年,三于此山學道,故世人號此山為「三學山」,亦號 為「賢山。」蓋因八百為號,丹成試之,抹于崖石上,頑石 化玉,光彩瑩潤,試藥處于今尚在,人或鑿崖取之,即 風雷為變。真多隨兄修道,居綿竹中,今有真多,古跡 猶在,或來往浮山之側,今號真多化,即古浮山化也。 亦如地肺得水而浮。真多幼挺仙姿,耽尚元理。《八百》 授其朝元默貞之要,行之數百年,狀如二十許人耳。 神氣莊肅,風骨英偉,異于弱女之態。人或見之,不敢 正視。其後太上老君與元、古三師降而度之,授以飛 昇之道。先于八百白日昇天。化側有潭,其水常赤,乃 古之神仙煉丹砂之泉。浮山亦名萬安山,上有二師 井,飲之愈疾。今以「真多」之名。故為「真多化」也。《八百》又 于什邡仙居山。三月八日白日昇天。

李明香

按《瑞州府志》:李明香,李八百女弟也。初修行於華林 山之元秀峰,後於五龍岡沖舉。蘇詩有「弟妹還應共 一家」之語。

宋倫

按《雲笈七籤》:「太清真人宋倫,字德元,洛陽人也。以厲 王甲辰歲入道,於是凝心寢景,抱一沖和,不交人事, 日誦五千文數遍,服黃精白朮,積二十餘年,乃密感 老君項負圓明,面放金光,披九色離羅之帔,建七映 暉晨之冠,有仙童六人,負真執籙,倫匍匐乞哀,乃告 倫曰:『吾有《景中之道,通真之經》,生乎三元之始,出乎 九元之庭,五德合慶,六氣凝精,分真散景,保遐固齡, 子能修之,立致雲軿,出有入無,徹幽洞冥,三光並耀, 二氣齊靈,變化適意,飛昇上清』。」倫拜受之,乃開蘊出 《靈飛六甲素奏丹符》,以付於倫。倫得經修之,乃自然 通感,常有玉童六人,更遞侍之,察物如神,言無不驗, 能望巖申步,凌波涉險,不由津路,或化為麞鹿,或託 作鳩鴿,翱翔原陸,試人之心。年九十餘,以景王時受 書為太清真人,下司《中嶽神仙之錄》焉。

按《河南府志》:「宋倫,專精好道,服黃精二十餘年。周厲 王時,事老聃,授以《通真經》。能飄然飛步,凌波涉險。或 化為鳥獸,以試人心。獵者逐不能及,射不能至。與病 者同處,其病自瘥。至宣王丁巳歲,上昇為仙。」

韓偉遠

按《寧遠縣志》:「周韓偉遠,九疑山真人也,受業於嵩高 宋德元,德元乃周宣王時人。」

馮長

按《續文獻通考》:「馮長,驪山人。周宣王時為柱下史。觀 天文之變,乃退隱攝生,遇鄧真人授以靈書。功行垂 成,復遇彭真人授以太上隱書,遂得道,用術濟人。平 王三十年,昇仙而去。今為西嶽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