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7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西王母遣道人披元狐之衣,以符授帝曰:「太乙在前, 天乙在後,得之者勝,戰則剋矣。」帝覺而思之,未悉其 意,即召風后告之。后曰:「此天應也,戰必剋矣。」置壇祈 之,帝依以設壇,稽首再拜,果得符,廣三寸,長一尺,青 色,以血為文。即佩之,仰天歎所未捷。以精思之,感天 大霧冥冥,三日三夜,天降一婦人,人首鳥身。帝見稽 首再拜而伏。婦人曰:「吾元女也。」有疑問之,帝曰:「蚩尤 暴人殘物,小子欲萬戰萬勝也。」元女教帝三宮祕略, 五音權謀,陰陽之術,元女傳《陰符經》三百言,帝觀之 十旬,討伏蚩尤,授帝靈寶五符真文及兵信符。帝服 佩之,滅蚩尤。又令風后演《河圖》法而為式,用之,創十 八局,名曰《遁甲》,以推主客勝負之術。黃帝又著《十六 神曆》,推太乙六壬等法,又述六甲陰陽之道,作《勝負 握機之圖》,及法要訣、《黃帝兵法》三卷,「《河圖出軍訣》,稱 黃帝得王母兵符,又有《出軍大帥》《年命立成》各一卷, 《太乙兵曆》一卷,《黃帝出軍新用訣》一十二卷,《黃帝夏 氏占兵氣》六卷,《黃帝十八陣圖》二卷,《黃帝問元女之 法》三卷,《風后孤虛訣》二十卷,《務成子元兵災異占》十 四卷,《鬼臾區兵法》三卷,《圖》一卷。」黃帝於是納五音之 策,以審攻戰之事,復率諸侯再伐蚩尤於冀州。蚩尤 率魑魅魍魎,請風伯、雨師,從天大風而來,命應龍蓄 水,以攻黃帝。黃帝請風伯、雨師及天下女祆,以止雨 於東荒之地。北隅諸山黎土羌兵,驅應龍以處南極, 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其下旱,所居皆不雨。蚩 尤乃敗於顧泉,遂殺之於中冀,其地因名絕轡之野。 既擒殺蚩尤,乃遷其庶類善者於鄒屠之鄉,其惡者 以木械之。帝令畫蚩尤之形於旗上,以厭邪魅,名《蚩 尤旗》。殺蚩尤於黎山之丘,擲械於大荒之中,宋山之 上。其械後化為楓木之林,所殺蚩尤身首異處。帝閔 之,令葬其首,冢於壽張,其肩膂冢在山陽,其髀冢在 鉅鹿。收得《蚩尤兵書行軍祕術》一卷,《蚩尢兵法》二卷。 黃帝都於涿鹿城,黃帝又與榆罔爭天下,榆罔恃神 農帝之後,故爭之。黃帝始以鵰鶡、鷹、鸇一云隼之羽 為旗幟,以熊、羆貙虎為前驅,戰於阪泉之野,三戰而 後剋之。帝又北逐獯鬻之戎,諸侯有不從者,帝皆率 而征之。凡五十二戰,天下大定。帝以伐叛之功,始令 岐伯作車樂鼓吹,謂之簫鐃歌,以為軍之警衛。《棡鼓 曲》《靈夔吼》《鵰鶚爭》《石墜崖》《壯士怒》《元雲》《朱鷺》等曲,所 以揚武德也,謂之「凱歌。」於是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 帝,以己酉歲立,承神農之後。火生土帝,以土德稱王 天下,號黃帝,位居中央,臨制四方。帝破山通道,未嘗 寧居。令風后負《壽書》,伯常荷劍,旦出流沙,夕歸陰浦, 行萬里而一息,反涿鹿之阿。帝又試百神而朝之。帝 問風后:「予欲知河所泄?」對曰:「河凡有五,皆始於崑崙 之墟。黃河出於崑崙山,東南腳下,即其一也。」帝令豎 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得五億十選九千八百八步, 南北二億三萬一千三百里。《豎亥》左手把筭,右手指 青丘北,東盡泰遠,西窮邠國,東西得二萬八千里,南 北得二萬六千里。黃帝始畫野分州,令百郡大臣授 德教者,先列珪玉於蘭蒲席上,使舂雜寶為屑,以沉 榆之膠和之為泥,以分土,別尊卑之位,與華戎之異。 帝旁行天下,得百里之國者萬區。所謂首出庶物,萬 物咸寧。有青烏子能相地理,帝問之以制經,帝又問 地老,說五方之利害。時有瑞草生帝庭,名屈軼,佞人 入則指之,是以佞人不敢進。時外國有以神獸來進, 名獬豸,如鹿一角,置於朝不直之臣,獸即觸之。帝問 食何物,對曰:「春夏處水澤,秋冬處松竹,此獸兩目似 熊,容成子有道知律者。」女媧之後。初為黃帝造律曆, 元起辛卯。至此時造笙,以象鳳鳴。素女於廣都來,教 帝以鼓五十絃瑟,黃帝損之為二十五絃。其瑟長七 尺二寸。伏羲置琴,女媧和之。黃帝之琴名號鍾,作清 角之弄。帝始制七情,行十義之教。七情者,喜怒哀樂 懼惡欲七情也。十義者,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 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十義也,帝制禮作樂之始也。 《黃帝書》說東海有度索山,或曰度朔山,譌呼也。山有 神荼鬱壘,神能禦凶鬼,為百姓除患,制驅儺之禮以 象之。帝以容成子為樂師,帝作《雲門》《大卷》《咸池》之樂, 乃張樂於洞庭之野,北門成,曰:「其奏也,陰陽以之和, 日月以之明,和風俗也。」黃帝將會神靈於西山之上, 乃駕象車,六交龍畢方並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 師灑道,鳳凰覆上,乃到山,大合鬼神。帝以號鍾之琴, 奏清角之音,謂崑崙山之靈,封致豐大之祭,以詔後 代,斯封禪之禮也。於時崑崙山北玉山之神人,乃西 王母太陰之精,天帝之女也,人身虎首豹尾,蓬頭戴 勝,顥然白首,善嘯,石城金臺而穴居,坐於少廣之山, 有三青鳥常取食。此神人西王母也,慕黃帝之德,乘 白鹿來,獻白玉環。又有神人自南來,乘白鹿獻鬯。帝 德至地,秬鬯乃出。黃帝習樂以舞眾神,又感元鶴二 八,翔舞左右。帝於西山嘗木果,味如李,狀如棠,華赤 無核,因名沙棠,食之禦水不溺。帝立臺於沃人國西 王母之山,名軒轅臺。帝乃休於冥伯之丘,崑崙之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