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7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其妙理,而無《五帝六甲左右靈飛之符》,《太陰六丁通

真逐靈玉女之籙》,太陽《六戊招神天光策精之書》,左 乙《混沌東蒙之文》,右庚《素收攝殺之律》,壬癸《六遯隱 地八術》,丙「丁入火赤斑符,六辛入金致黃水月華之 法,六己石精金光藏景化形之方,子午卯酉八稟十 訣,六靈威儀,丑辰未戌《地真素訣》,《長生紫書》,三五順 行,寅申巳亥紫度炎光,內視中方。凡缺此十二事者, 當何以召山靈,朝地神,攝總萬精,驅策百鬼,束虎豹, 役蛟龍乎?子所謂適知其一,未見其他也。」帝下席叩 頭曰:「徹,下土濁民,不識清真,今日聞道,是生命會遇 聖母,今當賜以真形,修以度世。」夫人云:「今告徹,應須 五帝六甲六丁六符,致靈之術。既蒙啟發,弘益無量, 唯願告誨,濟臣饑渴,使已枯之木,蒙靈陽之潤,焦炎 之草,幸甘雨之溉。不敢多陳。」帝啟叩不已,王母又告 夫人曰:「夫真形寶文,靈官所貴,此子守求不已,誓以 必得,故虧科禁,特以與之。然五帝六甲,通真招神,此 術眇邈,必須清潔至誠,殆非流濁所宜施行。吾今既 賜,徹以真形,夫人當授之以致靈之途矣。」吾嘗憶與 夫人共登元隴朔野及曜真之山,視王子童,王子立 就吾求請太上隱書,吾以《三元祕言》,不可傳泄於中 僊夫人時亦有「言見助於子童之言志矣。吾既難違 來意,不獨執惜,至於今日之事,有以相似。後造朱火 丹陵,食靈瓜味甚好,憶此未久,而已七千歲矣。夫人 既以告徹篇目十二事畢,必當匠而成之,緣何令人 主稽首請乞,叩頭流血耶?」上元夫人曰:「阿環不苟惜, 向不持來耳。」此是《太虛群文》,真人赤童所出,傳之既 「自有男女之限禁,又宜授得道者,恐徹下才,未應得 此耳。」王母色不平,乃曰:「天禁漏泄,犯違明科,傳必其 人,授必知真者。夫人何向下才而說其《靈飛》之篇目 乎?妄說則泄,泄而不傳,是衒天道,此禁豈輕於傳耶? 別敕三官司,直推夫人之輕泄也。吾之《五嶽真形太 寶》,乃太上天皇所出,其文寶妙,而為天仙之信,豈復 應下授於劉徹耶?直以徹孜孜之心,數請川嶽,勤修 齋戒,以求神仙之應,志在度世,不遭明師,故吾等有 以下眄之耳。至於教仙之術,不復限惜而弗傳。夫人 且有致靈之方,能獨執之乎。吾今所以授徹《真形文》 者,非謂其必能得道,欲使其精誠有驗,求仙之不惑, 可以誘進向化之徒。又欲令悠悠者知天地間有此 靈真之事,足以卻不信之狂夫耳。吾意在此也。此子 性氣淫暴,服精不純,何能得成真仙,浮空參差十方 乎。勤而行之,適可度於不死耳。《明科》所云,非長生難, 聞道難也,行之難,非行之難也,終之難。良匠能與人 規矩,不能使人必巧也。何足隱之耶。」夫人謝曰:「謹受 命矣。但環疇昔蒙倒景君、無常先生二君傳靈飛之 約,以四千年一傳,女授女不授男,太上科禁已表於 昭生之符矣。環受書以來,并賢大女即抱蘭,凡傳六 十八女子,固不可授男也。伏見扶廣山青真小童,受 《六甲靈飛》于太甲中元,凡十二事,與環所授者同。青 真是環入火弟子,所受《六甲》未聞別授于人。彼男官 也,今止敕取之,將以授徹也。先所以告篇目者,意是 愍其有心,將欲堅其專氣,令且廣求。他日與之,亦欲 以男授男,承科而行,使勤而方獲,令知天真之珍貴 耳。非徒苟執,衒泄天道,阿環主臣,願不罪焉。阿母真 形之貴,愍於勤志,亦已授之,可謂大不宜矣。」王母笑 曰:「亦可恕乎?」上元夫人即命侍女紀離容徑到扶廣 山,敕青真小童出六甲左右靈飛致神之方十二事, 當以授劉徹也。須臾,侍女還捧五色玉笈鳳文之蘊 以出《六甲之文》曰:「弟子何昌言,向奉使絳河,攝南真 七元君,檢校群龍猛獸之數,事畢授教,承阿母相詣 劉徹家。不意天靈至尊,乃復下降於臭濁中也。不審 起居比來何如?」侍女紀離容至云:「尊母欲得《金書祕 字六甲靈飛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欲授劉徹。」輒封 一通付信曰:「徹雖有心,實非仙才,詎宜以此傳泄於 行尸乎?」昌近在帝處,見有上言者甚眾,云山鬼哭於 叢林,孤魂號於絕域,興師旅而族有功,忘賞勞而刑 士卒,縱橫白骨,煩擾黔首,淫酷自恣,罪已彰於「太上, 怨已見於天氣,囂言互聞,必不得度世也。奉尊見敕, 不敢違耳。」王母歎曰:「言此子者誠多,然帝亦不必推 也。夫好道慕仙者,精誠志念,齋戒思愆,輒除過一月, 克己反善,奉敬真神,存真守一,行此一月,輒除過一 年。徹念道累年,齋亦勤矣。累禱名山,願求度脫,校計 功過,殆已相掩。但今以去,勤修至誠,奉上元夫人之 言,不宜復奢淫暴虐,使萬兆勞殘,冤魂窮鬼有被屈 之訴,流血之尸忘功賞之辭耳。」夫人乃下席起立,手 執八色玉笈鳳文之蘊,仰帝而祝曰:「九天浩洞,太上 耀靈,神照元寂,清虛朗明,登虛者妙,守氣者生,至念 道臻,寂感真誠,役神形辱,安精年榮,授徹靈飛,及此 六丁左右,招神」天光策精,可以步虛,可以隱形,長生 久視,還白留青。我傳有四萬之紀,授徹傳在四十之 齡,違犯泄漏,禍必族傾,反是天真,必沉幽冥,爾其慎 禍。敢告劉生,爾師主是真青童小君,太上中黃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