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6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三千境觀之說。欣然願學。晚年日課蓮經不輟。自號 「洧上老《法華》。」

《佛祖綱目》:陸游字務觀,官待制,封渭南伯,自號放翁。 參崇岳,問曰:「心傳之學,可得聞乎?」岳曰:「既是心傳,豈 徒聞得?」游領解,呈偈曰:「幾度驅車入帝京,逢僧一例 眼雙青。今朝始覺禪家別,說有談空要眼聽。」

太傅高世則,字仲貽,號無功。初參楷,求指心要,楷令 去其所重,扣己而參。一日,忽造微密,呈偈曰:「懸崖撒 手任縱橫,大地虛空自坦平。照壑輝巖不借月,庵頭 別有一簾明。」

潘興嗣,字延之,南昌人。初調德化縣尉,同郡許瑊始 拜江州守。嗣往見之,瑊不為禮,遂懷刺歸,竟不之官。 問道於慧南,獲其印可。嘗曰:「我清世之逸民。」故自號 清逸居士,隱居豫章東湖上,琴書自娛。一日,同參清 源來訪,見其拂琴次,源曰:「老老大大,猶弄箇線索在。」 嗣曰:「也要彈教響。」源曰:「不少。」嗣曰:「知心能幾人?」 修顒,趙城梁氏子。幼不拜神祠,不受書訓。嘗曰:「當為 人天師,安慕此耶?」遂遊方,造瑞光,參宗本。因舉無著 問天親彌勒說什麼,云「只說這箇。」晨夕參叩。一日登 廁捺倒,打破水瓶,遂悟,作頌曰:「這一交,這一交,萬兩 黃金也合消。頭上笠,腳下包,清風明月杖頭挑。」 喻良能,義烏人,官太常寺丞,所著有《諸經講義》《香山》 等集。嘗賦《蓮社詩》云:「遠公結社事清修,永叡宗雷並 俊游。千古空餘舊名字,白蓮零落不勝秋。前身我是 比丘身,處處名山有宿因。何日塵緣都掃盡,重為香 火社中人。」

應乾,萍鄉彭氏子。遍歷諸方,晚至泐潭,參常總,久之 未蒙印可。總示以《鳥窠吹布毛》因緣,殊不解。一日,豁 然悟旨,乃呈頌曰:「潦倒忘機是鳥窠,西湖湖上控煙 蘿。布毛取出無多子,鐵眼銅睛不奈何。」總印可之。 劉子羽字彥修,出知永嘉,問道於杲。杲曰:「僧問趙州: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但恁麼看。」羽後乃於柏 樹上發明,有頌曰:「趙州柏樹太無端,境上追尋也大 難。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門首透長安。」

比部郎中許式,出守南昌,過華峰,聞祥公曰:「聰道者 在江西,試尋訪之,此僧人天眼目也。」遂往參聰,言下 了悟。時聰常自植松,而誦《金剛經》不輟。式贈詩曰:「語 言渾不滯高躡祖師蹤。夜坐連雲石,春栽帶雨松。鑑 分金殿燭,山答月樓鐘。有問西來意,虛堂對遠峰。」 指月錄:太守許式,得法於洞山,一日與泐潭澄上藍 溥坐次,潭問:「聞郎中道『夜坐連雲石,春栽帶雨松』,當 時答洞山甚麼話?」公曰:「今日放衙早。」潭曰:「聞答泗州 大聖,揚州出現語,是否?」公曰:「別點茶來。」潭曰:「名不虛 傳。」公曰:「和尚早晚回山?」潭曰:「今日被上藍覰破。」藍便 喝。潭曰:「須伱始得。」公曰:「不奈船何,打破戽斗。」公入上 藍僧堂,問:「首座年多少?」曰:「六十八。」公曰:「僧臘多少?」曰: 「四十七夏。」公曰:「聖僧得幾夏?」曰:「與虛空齊受戒。」公拍 板頭曰:「下官喫飯,不似首座喫鹽多。」

莫將尚書,字少虛,官西蜀時,謁南堂咨決心要,堂使 其向好處提撕。適如廁,聞穢氣,急以手掩鼻,遂有省。 即呈偈曰:「從來姿韻愛風流,幾笑時人向外求。萬別 千差無覓處,得來元在鼻尖頭。」堂答曰:「一法纔通法 法周,縱橫妙用更何求?青蛇出匣魔軍伏,碧眼胡僧 笑點頭。」

襄州王敬初常侍,視事次,米和尚至,公乃舉筆示之。 米曰:「還判得虛空否?」公擲筆入宅,更不復出。米致疑, 明日,憑鼓山供養主入探其意。米亦隨至,潛在屏蔽 間偵伺。供養主纔坐,問曰:「昨日米和尚,不審有甚麼 言句,便不相見?」公曰:「師子齩人,韓盧逐塊。」米聞此語, 即省前謬,遽出朗笑曰:「我會也!我會也!」公曰:「會即不 無,伱試道看。」米曰:「請常侍舉。」公乃豎起一隻箸。米曰: 「這野狐精。」公曰:「這漢徹也。」

龍圖王蕭居士,字觀復,留昭覺日聞開靜板聲有省。 問南堂曰:「某有個見處,纔被人問,卻開口不得。未審 過在甚處?」堂曰:「過在有個見處。」堂卻問:「朝旆幾時到 任?」公曰:「去年八月四日。」堂曰:「自按察幾時離衙?」公曰: 「前月二十。」堂曰:「為甚麼道開口不得?」公乃契悟。 睦州刺史陳操尚書問僧:「有個事與上座商量得麼?」 曰:「合取狗口。」公自摑口曰:「某甲罪過。」曰:「知過必改。」公 曰:「恁麼則乞上座口喫飯,得麼?」齋次,拈起胡餅問僧: 「江西湖南還有這個麼?」曰:「尚書適來喫個甚麼?」公曰: 「敲鐘謝響。」又與僚屬登樓次,見數僧行來,有一官人 曰:「來者總是行腳僧。」公曰:「不是。」曰:「焉知不是?」公曰:「待 來勘過。」須臾,僧至樓前,公驀喚:「上座!」僧皆舉首。公謂 諸官曰:「不信道,又看資福。」福見來便畫一圓相。公曰: 「弟子恁麼來,早已是不著便,何況」師更畫一圓相,福 便掩卻方丈門。

太傅王延彬居士,一日入招慶佛殿,指缽盂問殿主: 「這個是甚麼缽?」主曰:「藥師缽。」公曰:「祗聞有降龍缽。」主 曰:「待有龍即降。」公曰:「忽遇拏雲湧浪來時作麼生?」主 曰:「他亦不顧。」公曰:「話墮也。」公到招慶煎茶,朗上座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