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1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北嶽恆山之神部紀事

崔鴻《前燕錄》:「慕容儁光壽二年,常山寺大樹根下得 璧七十,圭七十三,光色精奇,有異常玉。儁以為嶽神 之命,以太牢祀之。」

《恆嶽志》:唐元宗開元二十二年冬,時可突干連年為 邊患,有南陽人田登封于嶽廟祈福,神降形謂之曰: 「吾方助順,取彼殘孽,殄殲元惡,懸諸槁街。」至是可突 干屢為守珪擊破困迫,遣使詐降。守珪使管記王悔 就撫之,悔至而契丹初無降意,密謀殺悔。悔知之,說 牙官季過折夜勒兵擒屈烈及可突干,率眾來降。 《太平廣記》:戚元符者,冀州民妻也,三歲得疾而卒,父 母號慟方甚,有道士過其門曰:「此可救也。」抱出示之 曰:「此必為神仙,適是氣蹶耳。」衣帶中解黑符以救之, 良久遂活。父母致謝,道士曰:「我北嶽真君也。此女可 名元符,後得昇天之道。」言訖不見,遂以為名。及為民 妻,而舅姑嚴酷,侍奉益謹。常謂諸女曰:「我得人身,生 中國,尚為女子,此亦所闕也。父母早喪,惟舅姑為尊 耳,雖被箠楚,亦無所怨。」夜有神仙降之,授以靈藥,不 知其所修何道,大中十年丙子八月十日昇天。 《恆嶽志》:恆嶽仙人,不知其名,道家符水咒禁,藥性無 所不通,齊由吾道榮求為之傭力,乃悉授之。一日謂 道榮曰:「我本恆嶽仙人,少有罪,為天官所謫,今限滿 將歸,宜送我至汾水。」及至,值水暴長,乃以一符投水 中,流便絕,頃水積將至天,仙人徐自沙石渡之。惟道 榮見其如此,他人惟見其浮過,人共異之。

宋太宗淳化元年,遼欲入掠,禱於嶽廟,不可。

《真定府志》:安喜合衡規刻韓忠獻治績碑云:北嶽祠 歲久不葺,守臣奉祀,與執事者升降於頹簷壞屋間。 公以為慢神,莫斯為甚,乃完廟宇,煥然一新。每雪雨 不時降,公即走僚屬禱於祠下,而神必應之。時北道 薦饑,定獨屢豐,故公嘗有詩曰:「靈嶽祀官尚未回,六 花隨禱下瓊瑰。」其後公改帥并州,又嘗於廟云:「每時 有水旱必致禱祠下,無不應答,故枉道即靈居以謝。」 《恆嶽志》:成化六年,大同總兵官楊信出征,禱恆嶽大 捷。時寇困威遠,信詣山祭禱,乞神祐,至胡柴溝大破 之。

十四年,大旱,大同巡撫李敏禱雨恆嶽,果大雨。 弘治十四年,宣府、大同、延綏馬生蟲,死者數萬匹。禱 馬神,弗應,以聞。上遣大同撫臣劉宇詣恆山祭北嶽, 災頓息。敕建廟於山上。

嘉靖三年大旱,巡撫都御史王官禱雨恆嶽,大雨。 三十三年十二月,兵備副使楊順討礦賊,禱於恆嶽, 大捷,賊黨悉平。

《名公像記》:倪文僖公與子文毅公像,俱方面、大耳、豐 頤、頦微髭鬚;文毅尢為肥碩。聞其曾孫翰儒言:服帶 圍可容中人四軀也。公無子,里中傳文僖禱北嶽,其 夫人姚夢嶽神指捧香盒童子曰:「以為爾子。」孕而生 公,故名嶽。

北嶽恆山之神部外編

《龍魚河圖》:「恆山姓澄,名潧渟。恆山將軍莫惠。」

《五嶽真形圖》《北嶽晨崿》

《雲笈七籤》:「北嶽恆山君領仙人玉女七千人,北嶽君 服元流之袍,戴太真冥靈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乘 黑龍。」

《北嶽恆山君》《河逢,抱犢佐命》,

《氏族博考》:「北嶽姓伏,名通萌。」

《恆嶽志》:「北嶽恆山在大同府渾源州,天涯崆峒二山 為副,嶽神姓晨,諱崿,主世界江河淮海,兼四足負荷 之類。」

中嶽嵩山之神部彙考一

上古

黃帝有熊氏登封太室

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 按《封禪書》,「黃帝時萬諸侯, 而神靈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 中國。中國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 所嘗遊與神會。」

武帝元封元年親祀中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