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7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敵,不可干也。炎帝為火師,姜姓,其後也。水勝火,伐姜 則可。」史趙曰:「是謂如川之滿,不可游也。鄭方有罪,不 可救也。救鄭則不吉,不知其他。」陽虎以《周易》筮之,遇 泰☷洶宏☷洶,瞗G宋方吉,不可與也。微子啟,帝乙 之元子也。宋、鄭,甥舅也;祉,祿也。若帝乙之元子歸妹 而有吉祿,我安得吉焉?乃止。

十年夏趙鞅帥師伐齊大夫請卜之趙孟曰:「吾卜于 此起兵事不再令行也」,于是乎!取犁及轅毀高唐之 郭侵及賴而還。

十六年,衛侯占夢,嬖人求酒於大叔,僖子不得,與卜 人比而告公曰:「君有大臣在西南隅,弗去,懼害。」乃逐 大叔遺。遺奔晉。衛侯謂渾良夫曰:「吾繼先君而不得 其器,若之何?」良夫代執火者而言曰:「疾與亡君,皆君 之子也。召之而擇材焉,可也;若不材,器可得也。」豎告 太子。太子使五人輿豭從己,劫公而強盟之,且請殺 良夫。公曰:「某盟免三死。」曰:「請三之後,有罪殺之。」公曰: 「諾哉!」

十七年,衛侯夢於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被髮北面 而譟曰:「登此昆吾之墟,綿綿生之瓜,余為渾良夫,叫 天無辜。」公親筮之,胥彌赦占之,曰:「不害。」與之邑。寘之 而逃,奔宋。衛侯貞卜其繇,曰:「如魚竀尾,衡流而方羊 裔焉。大國滅之將亡,闔門塞竇。」乃自後踰。冬十月,晉 復伐衛,入其郛。將入城,簡子曰:「止。叔向有言曰:『怙亂 滅國者無後』。」衛人出莊公而與晉平。晉立襄公之孫 般師而還。十一月,衛侯自鄄入,般師出。初,公登城以 望,見戎州,問之以告。公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翦 之。公使匠久,公欲逐石圃,未及而難作。辛巳,石圃因 匠氏攻公,公闔門而請,弗許。踰於北方而隊,折股。戎 州人攻之。太子疾、公子青踰從公,戎州人殺之,公入 於戎州巳氏。初,公自城上見巳氏之妻髮美,使髡之, 以為呂姜髢。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與汝璧。」巳 氏曰:「殺汝,璧其焉往?」遂殺之,而取其璧。衛人復公孫 般師而立之。十二月,齊人伐衛,衛人請平,立公子起, 執般師以歸,舍諸潞。

二十三年夏六月,晉荀瑤伐齊,高無不帥師禦之。知 伯視齊師,馬駭,遂驅之,曰:「齊人知余旗,其謂余畏而 反也?」及壘而還。將戰,長武子請卜,知伯曰:「君告於天 子而卜之,以守龜於宗祧,吉矣。吾又何卜焉?且齊人 取我英丘,君命瑤,非敢耀武也,治英丘也。以辭伐罪 足矣,何必卜?」壬辰,戰於犁丘,齊師敗績。知伯親擒顏 庚。

《卜記》:「樗蒲卜者,老子入西戎造樗蒲。樗蒲者,五木也。 或云胡人亦為樗蒲卜。」

《孔子家語》:孔子常自筮其卦得《賁》焉,愀然有不平之 狀。子張進曰:「師聞卜者得《賁》卦吉也,而夫子之色有 不平,何也?」孔子對曰:「以其離耶?在《周易》,山下有火謂 之賁,非正色之卦也。夫質也,黑白宜正焉。今得賁,非 吾之兆也。吾聞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質有餘,不 受飾故也。」

《論衡》魯將伐越,筮之,得鼎折足,子貢占之以為凶。何 則?鼎而折足,行用足,故謂之凶。孔子占之以為吉,曰: 「越人水居,行用舟,不用足,故謂之吉。」魯伐越,果克之。 《說苑》:孔子問漆雕馬人曰:「子事臧文仲、武仲、孺子容 三大夫孰為賢?」馬人對曰:「臧文氏家有龜焉,名曰蔡。 文仲立,三年為一兆焉。武仲立,三年為二兆焉。孺子」 容立三年,為三兆焉。馬人見之矣。若夫三大夫之賢 不賢,馬人不識也。孔子曰:「君子哉,漆雕氏之子!其言 人之美也,隱而顯,其言人之過也,微而著。故智不能 及,明不能見,得無數卜乎?」

《誠齋雜記》:孔子使子貢,久而不來。孔子命弟子占之, 遇鼎,皆言無足不來。顏回掩口而笑。子曰:「回也哂謂 賜來乎?」對曰:「無足者,乘舟而至也。」果然。

《戰國策》:趙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於鄭朝。鄭朝曰: 「君勿患也,臣請以三十金復取之。」周君與之,鄭朝獻 之趙太卜,因告以祭地事。及王病,使卜之,太卜譴之 曰:「周之祭地為祟。」趙乃還之。

《吳越春秋》:楚平王遣使者駕駟馬,封函印綬,往許召 子尚、子胥令曰:「『賀二子父奢,以忠信慈仁,去難就免。 平王內慚囚繫忠臣,外愧諸侯之恥,反進奢為國相, 封二子為侯。尚賜鴻都侯,胥賜蓋侯,相去不遠三百 餘里。奢久囚繫,憂思二子,故遣臣來奉進印綬』。尚曰: 『父繫三年,中心忉怛,食不甘味,嘗苦饑渴,晝夜感思, 憂父不活,惟父獲免,何敢貪印綬哉』?」使者曰:「父囚三 年,王今幸赦,無以賞賜,封二子為侯,一言當至,何所 陳哉?」尚乃入報子胥曰:「父幸免死,二子為侯,使者在 門,兼封印綬,汝可見使。」子胥曰:「尚且安坐,為兄卦之 今日甲子,時加於巳,支傷日下,氣不相受,君欺其臣, 父欺其子,今往方死,何侯之有?」尚曰:「豈貪於侯,思見 父耳!一面而別,雖死而生。」子胥曰:「尚且無往。父當我 活,楚畏我勇,勢不敢殺。兄若誤往,必死不脫。」尚曰:「父 子之愛,恩從中出,徼倖相見,以自濟達。」於是子胥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