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3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一、痘瘡起發時,有一處焦枯不起,週圍有柿餅大,或 大於柿餅,其根下皮肉以銀針按而搖之,亦不甚活 動,此毒氣留伏,壅遏結滯而不發越。若怠忽而不急 治,將傳變不已,週身之痘,變而成陷伏之證者有之, 即不然,後日必為癰毒。宜用「胭脂塗」法,令熱塗之,以 皮肉活動,痘不焦枯為期方妙。

一、痘瘡起發,其形色光壯紅活肥潤為佳,發時有變 黑者,最為惡候,其證逆時,醫多棄而不救,不知黑痘 之證亦不一種,有可救者,有不可救者,當分別急療, 認證的確,用藥對證,權變施治,不可以常法拘也。若 因循失治,以致傳變,不可救者多矣。治此證者,亦有 數法,一一列之於後。

一、起發時痘有一二枚變黑,摸之則痛者,此痘疔也。 宜急用胭脂塗法,頻頻塗之,或用四聖散,胭脂水調, 以銀針撥開瘡頭塗之,或用四聖膏封之。

一、起發時,其痘漸漸變黑,已延蔓一身,未至乾枯塌 陷者,此天行疫癘之氣所致,正所謂「火發而熏昧」者 也,宜用加味保元湯主之。連用十劑,多亦可,或加分 兩而用重劑亦可。

一、起發時痘有數箇乾黑,根腳堅硬者,宜亟以胭脂 汁調「四聖散」,以銀針撥開痘頂,入藥於其中,片時則 當起發紅活矣。若仍前皮肉不活,根腳不腫,則不可 救。

一、痘雖有數箇變黑,而四圍有水,惟中心黑陷者,只 用胭脂塗法,頻頻塗之,直待轉紅起胖而止。若遍身 如此者,亟用加味保元湯加燒人糞調服。若起發有 水,頂平而黑者,宜用涼血解毒湯去燈心加牛蒡子 調燒人糞服,外用胭脂塗法塗之。若大便不通者,內 用通幽散去升麻加紫草;覺煩躁而裏急,加酒炒大 黃,外用膽導法,或豬胞導法。若泄瀉者,用保元湯加 木香、官桂主之。

一、痘瘡有陷伏之證,伏者在內而不出也,陷者自外 而復入也。痘瘡變黑陷伏者,有四證,當分治之: 一則感風寒,肌竅閉塞,血凝而不行,必身痛,四肢微 厥,痘瘡不長,此為倒伏也,宜溫肌發散,用桂枝葛根 湯加麻黃、蟬蛻主之,外用水楊湯浴法。

二則毒氣太盛,內外蒸爍,毒復入裏,必煩躁氣喘,妄 言如見鬼神,渴而腹脹,此為倒陷伏也。大便不閉而 小便閉者,用連𧄍湯。小便不閉而大便閉者,牛李膏。 二便俱閉者,通關散主之,外以水楊湯浴之。

三則內虛而不能使陽氣以副榮衛者,出而復沒。斑 點之色,或白或黑,其人必不能乳食,大便自利,或嘔 或厥,謂之陷伏也,宜用保元湯加丁香、官桂,陳氏木 香散、異功散,皆可選用,外用胡荽酒噴之。或下之後, 毒氣入裏而黑陷者,先以理中湯溫養其裏,後以桂 枝葛根湯疏解其表,不出加麻黃。

四則被房室等雜穢惡氣衝觸而黑陷者,內服紫草 飲子,外用茵陳熏法。

又有一等陷伏之證,毒氣太盛,煎熬氣血,氣血不能 送毒出於外,已出之痘,又反復入於裏者,是毒氣壅 遏,非若外感風寒,內虛吐利,雜氣觸犯者之比。當審 其大小便,若閉而腹脹煩躁者,則下之;獨小便閉者, 則利小便。倘毒解而自利者,以瀉膿血為順,水穀為 逆,不必用藥,毒雖入裏,皆可從瀉而出也。瀉止而枯 黑不起者,內用無價散以解在裏之邪,外用水楊湯 以解其表,使毒氣得出,皆良法也。善醫者,可發則發, 可下則下,可利則利,或解表,或解裏,隨機應變,不拘 常法,庶不悮人性命也。 一痘起發時,而有水泡最為惡候,雖與黑陷疔痘不 同,而其能為大害則一也,當分別而急治。所謂水疱 者,與初出血「疱、血化而為水疱」之疱,其名雖一而其 實則不同也。所謂初出血疱者,非有大疱而內含一 包血也,不過小小顆粒見於皮膚之外,有形可指,所 謂疱也。以紙撚照之,內裹紅色鮮艷,非水非膿,所謂 血也。至於起發,則顆粒尖圓,根腳肥胖,以紙撚照之, 內裹紅白光瑩,非血非膿,所謂水疱也。今之所謂「水 疱」者,形大皮薄,內含一包清水是也。是毒氣壅遏,留 伏於內,熱氣沖突,毛孔開張,驅逐津液而先行也。稍 緩其治,則癢塌而死。若遇此等水疱,或有幾枚,即當 以銀針刺其根窠,令出紫血,以胡荽酒調官粉塗之。 後若膿清欲陷,即以《小濕》濕蟲三四箇,水研三四茶 匙,澄清服之。

若起水疱而兼瀉泄者,宜用保元湯加白朮、茯苓、肉 豆蔻以止其瀉,用「十全大補湯」去熟地加白朮、官桂, 以助膿而成功。若渴,仍用保元湯加麥冬、五味子主 之。

若遍身水疱,猶如水痘,皮厚肉堅,而色蒼蠟者,宜四 君子湯加黃芪、防風、牛蒡子主之。皮白色嬌者,不可 救。

一痘,至起發一二日之後,頂尖圓而根腳闊大,根腳 四圍之血甚艷,見於本部之外,以紙撚照之,窠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