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9 (1700-1725).djvu/9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參各三分, 枳實、 麥芽、 神麴各五分。

右為極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送下,食前。忌飽食。

褐丸子嬰童百問下同

治小兒疳積腫脹

蘿蔔子一兩,微炒,研 陳皮 青皮 檳榔

五靈脂 蓬莪朮麵裹煨, 赤茯苓各半兩

黑牽牛取凈末,半生半炒 木香各二錢半。

右為末,麵糊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五丸,蘇葉泡湯送下。

紫霜丸

治「變蒸發熱不解,并傷寒溫壯,汗後不歇,胸中有痰癖,乳哺不進,乳則吐哯,先寒後熱者。」 又治食積,乳哺失節,宿滯不化,或因食而發癇,大便酸臭,竝宜服之。

代赭石煅,醋淬七次 赤石脂同上製,各一錢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巴豆三十枚,去皮膜心油

先將杏仁、巴霜入乳鉢「內細研如膏,卻入代赭、石脂末研勻,以湯浸蒸餅為丸,如粟米大。一歲服五丸,米飲吞下,一二百日內兒三丸,乳汁下。更宜量其虛實加減,微利為度。」 此藥兼治驚痰諸疾,雖下不致虛人。

白餅子

治小兒夾食傷寒,其證發熱嘔吐,亦有肚疼者噯氣,辨得分曉,先用此藥一服,推下食積,卻用平和藥發散調治,如《惺惺散》、加減參蘇散皆可服,卻不可服冷藥。

滑石、 天南星、 半夏各一錢, 輕粉五分。

巴豆二十四個,去皮膜,用水一升,煮乾研細。

右三味,搗羅為末,入巴豆霜,次入輕粉,又研勻,卻入餘藥末令勻,糯米飲丸如菉豆大,量小兒壯瘦虛實用藥,「三歲已下,每服三丸至五丸,紫蘇湯空心下。忌熱物。若三五歲兒壯實者,不以此拘,加至二十丸,以利為度。」

塌氣丸

治小兒疳氣,腹脹喘急,并面目浮腫。

丁香、 胡椒各一錢, 蘿蔔子、 《生白牽牛》各三錢。

右為末,麵糊丸如小豆大,三歲三十丸,米湯下。

三稜煎丸

治嬰孩食傷生冷甜膩毒熱等物,脾胃積滯,久不尅化,令兒腹熱腳冷,痞癖寒熱,及療瘕,中脘不和膨脹,上膈氣壅,心腹不得宣通,所以作疾。此藥溫涼,但是諸積滯食不化,竝宜與服

京三稜 蓬朮各半兩煮 芫花二錢半,醋炒 川當歸 𪔀甲醋炙,各半兩 巴豆二十一粒 淡豉二錢 杏仁去皮尖炒,三錢

右「將三稜、蓬朮、芫花、𪔀甲醋煮令乾,炒剉碎為細末,次入當歸末,又入杏仁、巴豆、淡豆豉和勻,水煮白麪為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下,大小加減服之。」

大承氣湯

治剛痓。胸滿內實。口噤咬牙。大熱發渴。大便澀

大黃, 芒硝各半兩, 厚朴一兩, 枳實二枚

右剉散,每服三錢,薑三片,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五苓散

治「傷寒溫熱病,表裡未解,頭痛發熱,口燥咽乾,煩渴飲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煩渴不止。」 又治霍亂吐利,躁渴飲水不徹。

澤瀉二兩半 豬苓、 白朮、 茯苓各一兩半 肉桂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熱湯調下,不拘時。服訖多飲熱湯,有汗出即愈。

又治瘀熱在裡,身發黃疸。濃煎茵陳湯下,食前服。疸病發汗發渴及中暑引飲,亦可用水調服。「小兒加白朮末少許。」

如發虛,加綿黃芪、人參末少許。

大柴胡湯

治「傷寒十餘日,邪氣結在裡,往來寒熱,大便祕澀,腹滿脹痛,譫語,心中痞硬,飲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繞臍刺痛,時發煩躁,及汗後如瘧,日晚發熱,兼臟腑實,脈有力者可服。」

柴胡八錢 黃芩 赤芍三錢 枳實炒,各一錢 半夏湯泡七次,切焙,一錢半

右剉散,薑棗煎,加減服之。

欲下加大黃半兩

下積丸

治「乳食傷積。心腹脹滿。氣粗壯熱。或瀉或嘔。」

丁香 砂仁各二十粒 史君五個 烏梅三個 巴豆三粒,不去油

右為末,爛飯丸麻子大,每服三丸,陳皮湯下。

五珍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