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9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四百五十八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八

  小兒二便門

  張從政儒門事親大小便不通 淋瀝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大小便不通 大便不通 小便不通 遺尿 尿

  白濁 便血臟毒 脫疘並痔證 五淋

  王綸明醫雜著大小便白

  徐春甫古今醫統遺尿

  薛氏保嬰撮要遺尿

  王肯堂證治準繩大小便不通 大便不通 小便不通 遺尿 尿白便

  濁 淋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大小便論 五淋論

  方地膚子湯 大黃丸 脫甲散 大連𧄍湯 神芎丸 掩臍法 四順清涼飲 柴胡

  散 大柴胡湯 大承氣湯 輕號散 木通湯 八正散 蔥號散 梔子仁散 茯苓散

   三稜散 分清飲 金砂散 立效散 破故紙散 益智散 又方 甘露飲 聚金丸

   犀角地黃湯 千金地黃丸 桃仁承氣湯 澀腸散 丹石散 勝雪膏 黃連解毒湯

   苦參湯 又方 赤石脂散 錢氏郁李仁丸 犀角丸 芍藥散 吉氏治二便不通方

   又方 握宣丸 聖惠芎黃散 雞腸散 張氏雞腸散 五淋散 五淋散 導赤散

  葵子散 香芎散 清心蓮子飲 血淋神效方 又方 氣淋方 石燕丹 石葦散 葵

  子散 滑石散 蒲黃散 君朴丸 香砂丸 捻頭散 冬葵子散 葵石散 車前散

  硃砂丹 硃砂散 清肺散

  單方

  鍼灸

  醫案

藝術典第四百五十八卷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八

小兒二便門

《元張從政儒門事親》

大小便不通

凡小兒大小便不通,《內經》謂「三焦約」,約者不行也。可 用長流水煎八正散,時時灌之,大小便利則止。若不 因熱藥所攻而致此者,易治。或因多服熱藥而燥劇 至此者,非惟難治,不幸夭耳。亦可用蜜水調益元散 送通膈丸。

淋瀝

小兒病沙石淋,及五種淋瀝閉癃,并臍腹痛,益元散 主之,以長流水調下八正散、石葦散,依方服用。此三 藥皆可加減服之。

小兒病沙石淋,及五種淋瀝癃閉,并臍腹痛,益元散 主之,以長流水調下。蓋因熱在膀胱,燥其津液,故俗 謂冷淋者,天下之通弊也。五淋散減桂加益元散,名 曰淡滲散。

《明魯伯嗣學嬰童百問》

大小便不通

議曰:「調理嬰孩傷寒體熱,頭目昏沉,不思飲食,夾驚 夾食,寒熱,大小便閉澀不通,煩躁作渴,冷汗妄流,夾 積傷滯,膈滿脹急,青黃體瘦,日夜大熱,及療傷風傷 暑,驚癇客忤,腎臟疳氣等熱,並宜脫甲散主之,亦可 服大連𧄍湯加大黃、神芎,治小兒驚風積熱,大小便 澀滯,其效尤速。又掩臍法,用連根蔥一根,不洗帶泥 土,生薑一片,淡豆豉二十一粒,鹽二匙,同研爛,捏餅 烘熱,掩臍中,以綿扎定,良久氣透自通,不然另換一 劑,小便不通亦可。」

大便不通

議曰:「小兒大便祕,乃是肺家有熱在裡,流入大腸,以 致祕結不通,乃實熱也,當以四順清涼飲加柴胡,熱 甚者加山梔、黃芩流利之。其表裡俱熱者,面黃頰赤, 脣燥口乾,小便赤澀,大便焦黃,無汗者,先解表,以柴 胡散汗之。解後大便祕,或肚疼者,以清涼飲、大柴胡 湯、承氣湯皆可下之。積熱者,神芎丸尤妙。」

小便不通

湯氏云:「凡小兒小便不通,皆因心經不順,或伏熱,或 驚起,心火上攻,不能降濟腎水,不能上升,故使心經 愈熱,而小腸與心合,所以小便不通,木通湯主之。甚 者,八正散。又小便不通,臍腹脹悶,心神煩熱,梔子仁 散主之。積熱者,神芎丸效。」

遺尿

巢氏云:「遺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約于水故也。」腎 主水,腎氣下通于陰,小便者,水之餘也,膀胱為津液 之府,既冷氣衰弱,不能約水,故遺尿也。楊氏云:「小兒 尿牀,由膀胱冷,夜屬陰,小便不禁,睡裡自出,宜破故 紙散治之。益智之劑,亦不可闕。」

尿白濁

湯氏云:「小兒尿白者,由乳哺不節,過傷于脾,故使清 濁不分,而尿白如米泔也。久則成疳,亦心脾伏熱兼 而得之,宜疏脾土,消食化積,通利小腑也。茯苓散主 之,三稜散、消食丸可選而用之,分清飲亦可服。」

便血臟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