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9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一小兒潮熱,自申酉時熱,至子丑時方止,遍身似疥, 大便祕結,小便赤澀,熱渴飲冷,此脾胃實熱而傳肺 大腸也。先用清涼飲四劑,結熱始退,又用四物加柴 胡、黃連數劑,其瘡漸愈。彼欲速效,另用槐角之類,諸 證益甚,遂請施院長治之。亦同余藥。惟加桃仁、赤芍 二味。至百劑乃愈。

一小兒先停滯飲食,服剋伐之藥,致面色痿黃,體倦 少食,申酉時潮熱,余欲用調補之藥,不信,更用清熱 消導,益加泄瀉,余用六君子數劑,又用補中益氣湯 而愈。

一小兒酉戌時熱,面赤,腹中作痛,按之益甚,服峻厲 之劑,下五七次,發搐吐痰,作渴腹痛,按之卻不痛,此 脾胃復傷而變證也,用七味白朮散、補中益氣湯頓 安。

一小兒飲食停滯,服消導之藥,余曰:「此因脾胃虛而 食停滯也,當調補為善。」已而申酉戌時潮熱,食少作 渴,大便不實,用四君子湯而飲食進,又用補中益氣 湯而諸證愈。

姚儀部子,每停食則身發赤暈,此飲食內停不消,欝 熱發外,用清中解欝湯而愈。後患搖頭咬牙,痰盛發 搐,吐出酸味,伺其吐盡,翌日少以七味白朮散調理 脾胃,遂不復患。

一小兒停食,服通利之劑作嘔腹脹,此脾胃復傷也, 用補中益氣湯而愈。

一小兒兩目動劄,手足發搐,數服天麻防風丸之類, 前證不愈,其痰益甚,得飲食稍愈,視其準頭及左頰 色青黃。余曰:「脾主涎,此肝木剋脾土,不能統攝其涎, 非痰盛也。」遂用六君、升麻、柴胡、釣藤二劑,飲食漸進, 諸證漸愈;又用補中益氣湯而安。

治一小兒,亥子丑時發熱泄瀉,用益黃散而愈。後復 發,服前藥,嗜臥露睛,作渴少食,大便頻黃,余謂肝勝 脾虛,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佐以地黃丸而愈。 治一老生子周歲,秋初暴冷,忽發搐似癇,搐過則氣 息奄奄,此元氣虛弱所致,用補中益氣湯而安。 一小兒十歲,一小兒七歲,各有癇證,歲發二次,後因 出痘及飲食停滯,舉發頻數,並用六君子、補中益氣 二湯頓安。

一小兒六歲,忽然發癇,目動咬牙,或睡中驚搐,口流 痰沫,服化痰祛風之藥益甚,而面色兼青,乃屬「肝木 剋制脾土,而不能攝涎,故上湧也。當滋腎水,生肝血, 則風自息,痰自消矣」,用六味丸而愈。

一小兒患癇證,每發,吐痰困倦,半餉而甦,諸藥不應, 年至十三而頻發,用紫河車生研爛,入人參、當歸末, 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日進三五服,乳下,一月漸 愈,又佐以「八珍湯」全愈。

一小兒七歲發驚癇,每作,先君令其恣飲人乳,後發 漸疏而輕。至十四歲復發,仍用人乳不應。余令用肥 厚紫河車研爛人乳調如泥,日服二三次,至數具而 愈。後常用加減八味丸而安。至二十三歲發而手足 厥冷,仍用前法,佐以八味丸、十全大補湯而愈。 一小兒十三歲,因患驚癇,服硃砂丸之類而愈,後每 發輙服前丸不應,或謂風痰內積,服藥下之,發作日 頻,更服鎮驚等劑益甚。余以為心脾二經,氣血虧損, 而痰涎留滯,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斷癇丹漸愈。出 痘瘡後,其癇復作,仍用補中益氣湯為主,佐以八珍 湯及蟬蛻釣藤飲而愈。

一小兒傷風,鼻塞流涕,服藥過重,發搐,呵欠煩悶,汗 出氣喘,久不愈。其母因勞役發熱,余用「補中益氣湯, 時以五七滴與兒飲之,母子並愈。」

一小兒傷風發搐,痰盛喘急,余謂「此脾肺氣虛,腠理 不密,而外邪所乘」,用六君加柴胡、升麻、桑皮、杏仁一 劑,痰喘悉退,又一劑,去桑、杏加釣藤鉤而安。乃用異 功散數劑後,不復發此證。若不補脾胃,實腠理,專治 痰邪,鮮有不誤。

一小兒停食吐瀉,先用尅滯之劑,更加咬牙發搐,面 色青白,鼻準青而黑,手足指冷,眉脣抽動,余以為脾 胃虛弱,因藥復傷,肝木所乘而成慢驚矣。遂用六君 子加木香、柴胡、升麻二劑頓安。大凡傷食停滯,雖見 發搐等證,且勿用藥,待宿食化盡,胃氣漸健而自愈。 設若強與飲食,或誤用藥餌,不惟甚其所有,而且生 其所無矣。

舉人杜克宏子,發熱抽搐,口噤,痰湧,此肝膽經實火 之證,即急驚風也。先用瀉青丸一服,又用六味丸二 服,諸證頓退。乃以小柴胡湯加芎、歸、山梔、釣藤鉤而 安,卻用補中益氣湯而愈。

一小兒沉困發熱,驚搐不乳,視其脈紋,如亂魚骨,此 風熱急驚之證也,先用「抱龍丸」少許祛風化痰,後用 六君子湯加柴胡壯脾平肝而愈。

一小兒暑月吐瀉,目脣微動,面色青白,手足並冷,仍 用玉露散。余謂「已變慢脾風也,當溫補脾胃。」不信,後 果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