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4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凡湯火傷,急向火炙,雖極痛,強忍一時即不痛。慎勿 以冷物塌之,及井底泥敷之,使熱氣不出,爛入肌肉。

手足朘裂

夫秋冬風寒燥烈,人手足為之皸瘃者,血少肌膚虛, 故易傷也。外潤以膏澤,內服益氣和血之藥可也。

《陳實功外科正宗》

湯火

湯潑火燒此患原無內證,皆從外來也。有湯火熱極, 逼毒內攻,又有外傷寒涼,逼毒入裡,外皮損爛者,以 清涼膏、粟殼膏塗之。毒氣入裡,煩躁口乾,二便祕澀 者,四順清涼飲下之,泡破珍珠散摻之,自愈。

凍風

凍風者,肌肉寒極,氣血不行,謂肌死患也。初起紫斑, 久則變黑,腐爛作膿者,以碧玉膏主之,生肌斂口。

漆瘡

漆瘡由來自異,有感而生也。俗稱「木生人感之」,非也。 但漆乃辛熱象有毒之物,人之皮毛腠理不密,故感 其毒,先發而癢,抓之漸似癮疹,出現皮膚,傳遍肢體, 皮破爛斑,流水作痛,甚者寒熱交作。宜韭菜汁調三 白散塗之,服化斑解毒湯,忌浴熱水,兼戒口味,不然 變頑風癬癩,愈而又發者多矣。

《石室祕籙》
臣陳士鐸著

湯火傷

人有無意之中,忽為湯火所傷,遍身潰爛,與死為鄰, 我有內治妙法,可以變死而生。方名「逐火丹。」用大黃、 生甘草各五錢,當歸四兩,荊芥炒黑,黃芩、防風各三 錢,黃芪、茯苓各三兩,水煎服。一劑痛減半,二劑全減, 三劑瘡口全愈,真至聖至神之方也。此方妙在重用 大黃於黃芪、當歸之內,既補氣血,又逐火邪,尤妙用 荊芥、防風,引黃芪、當歸之補氣血,生新以逐瘀。更妙 用茯苓三兩,使火氣盡從膀胱下瀉,而皮膚之痛自 除。至於甘草、黃芩,不過調和而清涼之已耳。

凍瘡

凍瘡,乃人不能耐寒,而肌膚凍死,忽遇火氣乃成凍 瘡。耳上凍瘡,必人用手去溫之,反成瘡也。方用黃犬 屎露天久者變成白色,用炭火煆過為末,再用石灰、 陳年者妙,各等分,以麻油調之敷上,雖成瘡而爛敷 之,即止痛生肌,神方也。若耳上面上雖凍而不成瘡 者,不必用此藥止消。荊芥煎湯洗之,三日愈。坐板瘡, 亦是肌膚之病,止消輕粉一錢,蘿蔔子三錢,冰片半 分,杏仁去皮尖十四粒,研為末,以手擦之瘡口上,一 日即愈。神效奇絕,無以過也。

麻子膏

治火燒皮肉爛壞

麻子仁一合,碎 柏白皮 柳白皮 山梔子碎 白芷 甘草各二兩

右剉細,以豬脂一斤,煎三上三下,去滓,以塗瘡上,日三。

黃蘗散

治湯火傷

黃蘗、 大黃、 𥐚硝 雞子殼、 寒水石各等分

右為細末,用水調塗,極效。

柏葉散

治湯火傷

柏葉 梔子仁各一兩 鉛粉研,半兩

右為細末,以羊髓五大合,鎔化和藥,以木椎研三五百遍,一日三次塗之,瘥。

湯火傷方

大黃 黃芩 黃連 山梔子 黃蘗 知母 川貝母 密陀僧 乳香 沒藥 真輕粉。

甘草各等分。

右為細末,用雞子清加蜜調,不住手時時掃之。

清涼膏

治湯潑火燒。此藥止痛解毒,潤肌主肉。

梔子仁 黃連 白芷各二錢半 生地黃二兩 蔥白十莖,擘 黃蠟半兩 清麻油四兩

右細剉,於油鐺中煎地黃焦枯色,綿濾去滓,澄清,卻於鐺內入蠟,慢火熬,候蠟消,傾於磁盒中,用時以雞羽搵少許塗瘡上,以瘥為度。

水霜散

治火燒皮爛大痛

《寒水石》《生 牡蠣》、煆 𥐚硝、 青黛、 輕粉各等分。

右為細末,新水或小油調塗,立止。

止痛膏

治灸瘡及湯火傷,日夜啼呼,此藥止痛滅瘢。

松脂、 羊脂、 豬膏、 黃蠟各一分

右取松脂,破銚中,切脂,嚼蠟,著松明上,少頃銚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