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4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甚效。

產前當清熱養血。

產婦因火動,胎逆上作喘急者,急用條芩、香附之類 為末調下。

墮胎乃氣虛血熱,黃芩安胎乃上中二焦藥,能降火 下行。

益母草即茺蔚子,治產前產後諸病,能行血養血。難 產可煎作膏。地黃膏、牛膝膏皆可用。

懷妊愛物,乃一臟之虛。假如肝臟之虛,肝氣止能生 胎,無餘用也。又云:「不能榮其肝,肝虛故愛酸物。」 產前安胎,朮、黃芩為妙藥也。條芩安胎聖藥也。俗 人不知,以為寒而不敢用,反謂溫熱之藥可養胎。殊 不知產前宜清熱,令血循經而不妄行,故能養胎。 胎熱將臨月,以三補丸加炒香附、炒白芍,蒸餅為丸 服。抑熱,以三補丸用地黃膏丸。

「有孕八九箇月,必用順氣」,須用枳殼、紫蘇梗。

胎前病痓,多由風寒濕乘虛而感,皆從太陽經治之, 天行不息,所以生生而無窮。《茺蔚子》活血行氣,有補 陰之妙,命名益母,以其行中有補也。故曰:「胎前無滯, 產後無虛。」

安胎用黃芩,必取細挺沈實,置之水中不浮起者為 佳。

胎漏屬氣虛有熱,用四物湯加阿膠珠、白朮、條芩、香 附、砂仁,加糯米,白水煎服。

婦人懷胎,亦有氣遏水道而虛腫者,此但順氣安脾, 飲食無阻,既產而腫自消。

凡婦人胎前諸疾,只須以四物湯為主,看證加減調 治。加覺腹中煩悶,口苦厭食,不問月數多少,本方加 白朮、條芩、砂仁煎服。如五六箇月後,胎動不安,或逆 搶逼心,本方加阿膠、艾葉、砂仁、枳殼、條芩、白朮、野苧 根,入金銀同煎服。如氣血虛,心煩,脈虛大無力,或怔 忡手顫,及時有微熱,本方加人參、白朮、黃芩、甘草、酸 棗仁、遠志、麥門冬、地骨皮等藥。如五六箇月前無故 下血,或因事下血,本方加條芩、白朮、甘草、白芷、茅根、 地榆、桑寄生之類。如七八箇月前後,面耳及四肢浮 腫,本方加茯苓、澤瀉、白朮、條芩、炒梔子、厚朴、甘草梢、 麥門冬之類。如孕中忽然口噤吐沫,不省人事,言語 錯亂,本方合二陳湯加麥冬、竹茹、遠志、石菖蒲之類。 如感冒風寒,頭痛發熱,或身體疼痛,本方合小柴胡 湯,或更加細莘、白芷、防風、羌活等藥。如二三箇月內, 嘔吐惡心,不納飲食,謂之「惡阻」,本方去地黃,加陳皮、 半夏、砂仁、神麴、藿香、麥芽、蒼朮、白朮之類。或因事動 胎,致胎不安,動撞不已,及下血欲墮,本方加人參、白 朮、白茯苓、條芩、白芷、桑寄生砂仁阿膠珠甘草等藥。 或時有白濁白帶,本方加白茯苓、陳皮、蒼朮、半夏、神 麴、牡蠣、龍骨之類。如無故腹痛,瀉利清水,或發熱胎 動不安,本方加白朮、茯苓、豬苓、澤瀉、蒼朮、訶子、陳皮、 砂仁、神麴、乾薑之類。

懷孕者,脈主洪數,若胎前脈細小澀弱者死。

《格致餘論》

胎墮

陽施陰化,胎孕乃成。血氣虛損,不足榮養,其胎墮。 或勞怒傷情,內火便動,亦能動胎。推原其本,皆因於 熱,火能消物,造化自然。《病源》乃謂風冷傷於子臟而 墮,此未得病情者也。予見賈氏婦,但有孕至三箇月 左右必墮。診其脈,左手大而無力,重取則濇,知其少 血也。以其妙年只補中氣,使血自榮。時正初夏,教以 濃煎白朮湯,下黃芩末一錢,服三四十貼,遂得保全 而生。因而思之,墮於內熱而虛者,於理為多。曰熱曰 虛,當分輕重。好生之工,幸毋輕視。

轉胞

轉胞病,胎婦之稟受弱者,憂悶多者,性急躁者,食味 厚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疏導藥,鮮有應效。因 思胞為胎所墮,展在一邊,胞系了戾不通耳。胎若舉 起,懸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墜下,必有 其由。一日,吳宅寵人患此,脈之兩手似濇,重取則弦, 然左手稍和。余曰:「此得之憂患,濇為血少氣多,弦為 有飲,血少則胞弱而不能自舉,氣多有飲,中焦不清 而溢,此胞之所以避而就下,故墜。」遂以四物湯加參、 朮、半夏、陳皮、生甘草、生薑,空心飲。隨以指探喉中,吐 出藥汁,俟少頃氣足,又與一貼,次早亦然,如是與八 貼而安。此法未為的確,恐偶中耳。後又歷用數人亦 效,未知果如何耶?仲景云:「婦人本肥盛,且舉自滿,全 羸瘦,且舉空減,胞系了戾,亦致胞轉。其義未詳,必有 能知之者。」

《王海藏醫壘元戎》

諸六合湯法

若血虛而腹痛,微汗而惡風,四物湯加肉桂,謂之「腹 痛六合」;若風眩運,加秦艽、羌活,謂之風六合;若氣虛 弱,起則無力,恇然而倒,加厚朴、陳皮,謂之氣六合;若 發熱而煩,不能睡臥者,加黃連、梔子,謂之熱六合;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