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4 (1700-1725).djvu/1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逆》者,子乘母也。是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即己生脈也,「名曰逆,見於左手,則懷三箇男也。」《順》者,母乘子也。是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即生己之脈也。「名曰順見於右手,則懷三箇女兒也。」

寸關尺部皆相應,一男一女分形證。

「《寸關》尺部脈大小遲疾相應」者,是懷一男一女形證之脈也。謂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陰陽脈相應,故懷一男一女也。

有時子死母身存。或即母亡存子命。往來三部通流 利。滑數相參皆替替。陽實陰虛脈得明。遍滿胸堂皆 逆氣。

「若寸關、尺三部,通行流利,皆替替有力而滑數」,是皆陽實陰虛之脈,主妊婦逆氣,遍滿胸堂而不順也。

左手太陽浮大男,右手太陰沉細女。

左手寸口為太陽,其脈浮大。則是懷男子。右手寸口為太陰,其脈沉細,是懷女也。

諸陽為男諸陰女,指下分明常記取。

諸陽脈,即大疾數滑實之類是也,當懷男子;諸陰脈,即沈細之類是也,當懷女子。

三部沈正等無絕,尺內不止真胎婦。

寸關尺三部脈,浮沈正直齊等,舉按無斷絕,及尺內舉按不止住者,真的懷胎婦也。

夫乘妻兮縱氣霧,妻乘夫兮橫氣助。

《縱》者,夫乘妻也。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即鬼賊脈也。「縱氣霧」,霧者露也,又上下也,謂夫之陽氣,乘妻之陰氣,二氣上下相逐,如霧潤結子也。橫者,妻乘夫也。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即所勝脈也。「橫氣助」,謂兩旁橫氣相佐助也。

子乘母兮逆氣參,母乘子兮順氣護。

「逆」者,子乘母也。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即己生脈也。「逆氣參」,謂子氣犯母氣相乘,逆行之氣相參合也。金行乘木,水行乘火,即生己之脈,是母氣乘於子氣,為順氣相護衛也。凡胎聚縱、橫、逆、順四氣以榮養,方以成形也。

小兒日足胎成聚,身熱脈亂無所苦。

婦人懷小兒五箇月,是以數足胎成就而結聚也。必母身體壯熱,當見脈息躁亂,非病苦之證,謂五月胎已成,受火精以成氣,故身熱脈亂,是無病也。

汗出不食吐逆時,精神結備其中住。

謂姙胎受五行精氣以成形,稟二經以榮其母。懷姙至五月,其胎雖成,其氣未備,故胎氣未安,上衝心胸,則汗出不食,吐逆,名曰惡阻,俗呼「選飯」,唯思酸辛之味,以調胎氣也。按《池氏》曰:「婦人初繫胞,乃天一生水,二月受火之氣,其姙婦身熱脈亂,汗出不食,吐逆惡阻。三月受木之氣,精神結備,在其中住,氣和以榮其」子。子氣以潤其母。而二氣榮潤。其子安住。

滑疾不散三月胎,但疾不散五月母。

「姙娠三月名始胎」,此是未有定儀,心胞脈養之,故脈見滑疾流利,為少氣多血不散,為血氣盛,則始結為胎也。其脈但疾數而不散者,是五箇月懷胎之母也。

弦緊牢強滑利安,沈細而微歸泉路。

孕婦之脈,宜弦緊牢強滑利,為安吉之脈。若沉細而微,是脈與形不相應,故云死也。前文雖云:太陰沉細,又云諸陰為女,其說似有相違,但三部脈皆不沉細及微,故不同也。按前論與《脈訣》所云不同,觀者當自推之。再按通津子曰:前有太陰沉細之說,為有姙平安之脈,及此以沈細而微為死脈,似乎相反。蓋姙婦之脈。弦牢緊滑。為平脈。其三部之脈。或俱沈細而微。則為死矣。

孕癰

治孕癰用烏藥五錢,水一鍾,煎七分,入牛皮膠一兩, 煎化溫服,或薏苡仁煮汁飲之。

孕癰即是腹內患癰,如前法不應,宜用牡丹皮散,或薏苡仁湯。

《竇漢卿瘡瘍全書》

產前不治證

婦人產前,咽喉痛而脈浮者不治;面赤而目睛上視 者不治;面黑汗出者不治;心胸緊滿,吐痰不出者不 治;自利不治;氣促,四肢厥冷者不治;心中怔忡,胸前 紅甚,舌捲面赤,目上視者不治;血氣攻心欲絕,面紅 不治;自利喘不治;手足厥冷不治;潮熱往來,時發讝 語不治;胸腹脹急不治;喉中或雷聲,或嗆食,不治。

《嚴用和濟生方》

惡阻

惡阻者,即俗所謂惡食也。治療之法,順氣理血。豁痰 導水。然後平安。

姙婦心下憒悶,吐逆不食,惡聞食氣,頭運,四肢百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