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0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瀝、薑汁,旬日未效,眾皆尤藥之不對。余脈之,知其虛 未復,痰未降也。仍令前方入荊瀝服,旬日而安。 一人醉飽後妄見如祟,詢之係亡兄附體,言出生前 事甚的。乃叔在旁叱之曰:「非邪,乃食魚腥」與酒太過。 痰所為耳。灌鹽湯一二椀。吐痰一二升。汗大作。睡一 夕而安。

《衛生寶鑑》曰:信。副使許可道到雄州,請余看脈。診之, 脈中乍大乍小、乍短乍長,此乃血氣不勻,邪氣傷正。 本官說,在官宿邯鄲驛中,夜夢一婦人,著青衣,不見 面目,以手於脅下打一拳,遂一點痛,往來不止,兼之 寒熱而不能食,乃鬼擊也。余曰:「可服八毒赤丸。」本官 嘗讀《名醫錄》中,見李子豫八毒赤丸,為殺鬼杖子,遂 與藥三粒。臥時服。明旦下清水二斗效。

《醫學綱目》曰:「頃在徽城日,嘗修和神精丹一料。庚申 余家一婦人,夢中見二蒼頭,一前一後,手中持一物, 前者云『到也未』?後應云:『到也』。擊下爆然有聲,遂魘,覺 後心一點痛不可忍,昏悶一時許,余忽憶神精丹有 此一證,取三粒令服之,少頃已無病矣。云服藥覺痛 止神醒,今如常矣。」日後相識,稍有邪氣,與一二服,無 不應驗。方在《千金》中。治中風之要藥。但近世少得。曾 青、磁石。為難合爾。

《醫宗必讀》曰:「章仲輿女在閣時,昏運不知人,蘇合香 丸灌醒後,狂言妄語,喃喃不休。余診其左脈七至,大 而無倫;右脈三至,微而難見,正所謂兩手如出兩人, 此祟憑之脈也。線帶繫定二大拇指,以艾炷灸兩介 甲,至七壯,鬼即哀詞求去,服調氣平胃散加桃奴,不 日而祟絕。」

卒中暴死門

《黃帝素問》

《六元正紀大論》

陽明司天之政,二之氣,厲大至,民善暴死。

二之主客,乃君相二火,如厲大至,故善暴死。

少陽司天之政,三之氣,民善暴死。

司天主時之氣,皆屬少陽,二火相交,風熱並至,故善暴死。

火鬱之發,民病甚則瞀悶懊憹,善暴死。

「瞀悶」肺之病,火甚精傷,故善暴死。

少陽所至,為暴注,瞤瘛暴死。

此冬病之常也。

《五常政大論》

少陽司天,風行於地,其主暴速。

「風氣迅速」也。

厥陰司天,火縱其暴,其發機速;

厥陰風木司天,則少陽相火在泉。木火相生,故火縱其暴。少陽主樞,故發機速。

大奇論

脈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與人言。

如喘。脈滑急。此痰水上壅也。

《脈要精微論》

脈浮而散者,為眩仆。

陰上逆於陽也。

《玉機真臟論》

急虛身中卒至,五臟絕閉,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 墮溺,不可為期。

風寒之邪,卒中於身,精氣一時虛奪,故急虛而五臟之氣,一時絕閉,脈道一時不通,氣不往來,譬若墮溺之倉卒,時日難期也。

其脈絕不來,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臟雖 不見,猶死也。

「倉卒之病,脈絕不來」,生氣絕於內也。一息五六至,邪氣盛於外也。不必真臟見而猶死也。

《歲露論》

黃帝曰:「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何也?」少師答曰:「三虛 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實者,邪不能傷人也。乘年之衰, 逢月之空,失時之和,因為賊風所傷,是謂三虛。逄年 之盛,遇月之滿,得時之和,雖有賊風邪氣,不能危之。」

「乘年之衰者,六氣司天,在泉之不及也。逢月之空」者,月郭空之時也。「失時之和」者,四時不正之氣也。夫衛氣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是年之虛,月之空,時之違和,皆主衛氣失常。衛氣虛則腠理疏,而邪氣直入於內,故為暴病卒死。

《五色篇》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黃帝》曰:「大氣入於臟 腑者,不病而卒死矣。」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 知之?」《黃帝》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母指者,病雖小愈,必 卒死。黑色出於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

「大氣入臟」者,外淫之邪,入於臟腑,故不病而卒死矣。不病者,無在外之形證也。病小愈而卒死者,內因之病,臟腑相乘也。「五色之見於面」者,五臟之氣見於色也。聚色外見者,臟真之外洩也。

《漢張機金匱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