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9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車前子 蛇牀子 菟絲子 枸杞子 菴䕡子 麥門冬各一升 松子 柏子 荏子各三升 橘皮 肉蓯蓉 松脂 牡蠣各四兩 桂心 石葦 石斛 滑石 茯苓 芎藭 人參

杜蘅 續斷 遠志 當歸 牛膝 丹皮各三兩。

右三十味,各治下篩,合搗二千杵,盛以韋囊。先食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用牛羊乳汁煎令熟,長服令人「彊性輕體,益氣,消穀能食,耐寒暑,百病除,雖御十女不勞損,令精實如膏。服後七十日,可得行房,久服老而更少,髮白返黑,齒落重生。」

竹瀝湯

治心實熱。驚夢喜笑。恐畏悸懼不安。

淡竹瀝、 生地黃汁各一升 石膏八兩 芍藥 白朮 人參 梔子仁各三兩 赤石脂 紫菀 知母 茯神各二兩

右十一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十味,取二升七合,去滓,下竹瀝,更煎,取三升。「若須利,入芒硝二兩,去芍藥,分三服。」

安心散

治心熱滿煩悶驚恐

白芍藥 遠志 宿薑二兩 茯苓 赤石脂 麥門冬 知母 紫菀 石膏各四十銖 桂心 麻黃 條黃芩各三十銖 《萎蕤》三十六銖

《甘草》十二銖 人參二十四銖,

右十五味,治下篩,為粗散。「先以水五升,淡竹葉一升,煮取三升,去滓,煮散一方寸匕半,以絹裹,煮時動之,煎取八合,為一服,日再。」

棗仁湯

治「大虛勞夢洩精。莖核微弱,血氣枯竭。或醉飽傷於房室。驚惕忪悸,小腹裏急。」

棗仁二合, 澤瀉 人參、 芍藥、 桂心各一兩, 黃芪 甘草 茯苓、 《白龍骨 牡蠣》各二兩, 生薑三片, 半夏一合

右十二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四升。一服七合,日三。「若不能食,小腹急,加桂心六兩。」

小建中湯

治「心中虛悸,咽乾脣燥,面體少色,或飲食無味,陰陽廢弱,悲憂慘慼,多臥少起,久者積年,輕者百日,漸致瘦削,五臟氣竭,則難可復振。」

甘草二兩, 桂心, 生薑各三兩, 芍藥六兩, 膠飴一升, 大棗十二枚

右六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每服一升,日三,間三日復作一劑後可與諸丸散。

茯神湯

治「五邪氣入人體中,見鬼妄語,有所見聞,心悸跳動,恍惚不定。」

《茯神》去木 人參 石菖蒲 白茯苓各三兩 赤小豆四十枚。

右五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歸脾湯

治「思慮過多,勞心傷脾,健忘怔忡,煩躁不寐,短氣自汗,坐臥不安。」

木香四分 人參 茯神 黃芪 遠志 白朮 當歸身各一錢 龍眼肉十箇 炙甘草五分 棗仁八分,研

右,水二鍾,薑三片,棗二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朱雀丸

驚悸怔忡此方主之

白茯苓二兩, 《沉香》五錢。

二味為丸

加減二陳湯

「心若時跳時止」 ,是痰因火動。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實 麥門冬 竹茹 炒黃連 炒山梔 人參 白朮 當歸 辰砂 烏梅 竹瀝。

右,薑三片,棗一枚,水煎,調辰砂末服。

養血寧心湯

當歸一錢二分, 白芍藥酒炒 梔子七分。

黃芩、 黃連各八分, 棗仁、 生地各一錢。

遠志、 麥冬各二錢。

薑棗煎服

壽星丸濟生方下同

治「因病驚憂,涎留心胞,精神不守,譫言妄語,不得安臥。」

生天南星一斤 琥珀一兩,別研 硃砂飛,二兩

右為細末和勻,用生薑自然汁打麪糊為丸,如菉豆大,每服四十丸,不拘時候,用人參、石菖蒲煎湯送下,淡薑湯亦得。若心氣狂甚,入鐵艷粉一兩。

遠志飲子

治心勞虛寒。驚悸恍惚。多忘不安。夢寐驚魘。

遠志甘草煮 茯苓 桂心 人參 棗仁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