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9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怔忡治之不得法,多致危亡。此證乃因泄精之時,又 得氣惱,更不慎色而成者也,似乎宜治腎為主,不知 愈補腎而心氣愈加怔忡者,何故?因肝得氣惱,肝氣 大旺,補腎則肝氣更旺,反去增心之火,故愈加怔忡 也。然則心不可補乎?心不補則火不「能息,補心而又 加去火之藥,則得生矣。」方用化忡丹:人參、生棗仁各 二錢,麥冬、白芍、元參、茯神各五錢,黃連、白芥子各一 錢,甘草五分,水煎服。此方妙在不去定心,反去瀉火。 尤妙在不去瀉肝,反去補肝。尤妙在不去補腎,反去 補肺。蓋瀉心火即所以定心氣也。補肝氣則肝平,肝 平則心亦平,補肺氣則肺旺能制肝經之旺矣。制服 相宜。自然心氣得養。而怔忡有不全愈者乎。

「健忘上病也。」方用人參、芡實、麥冬、生棗仁、當歸、山茱 萸各三兩,五味子、遠志、菖蒲、柏子仁去油各一兩,熟 地五兩,蓮鬚二兩,山藥四兩,各為末,蜜為丸。每日早 晚各用白滾水送下各五錢,半料而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