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8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肝為陰中之陽臟,故肝之為病,有在陰者,有在陽者。 如火因怒動,而逼血妄行,以致氣逆於上,而脹痛喘 急者,此傷其陰者也。又或氣以怒傷,而木鬱無伸,以 致侵脾,氣陷而為嘔脹泄痛,食飲不行者,此傷其陽 者也。然隨怒隨消者,未必致病,臟氣堅固者,未必致 病。惟先天稟弱,而三陰易損者,使不知節,則東方之 實,多致西方之敗也。然怒本傷肝,而悲哀亦最傷肝。 《經》曰:「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不精則 不正,當人陰縮而筋攣,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 秋。」蓋怒盛傷肝,肝氣實也;悲哀傷肝,肝氣虛也。但實 不終實。而虛則終虛耳。虛而不顧。則必至勞損。而治 當察其邪正也。

驚氣本以入心,而實通於肝膽。《經》曰:「驚則心無所依, 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又曰:「東方色青,入通 於肝,其病發驚駭。」此所以驚能動心,而尤能傷及肝 膽。心為君主,固不可傷,而膽以中正之官,實少陽生 氣所居,故十一臟陽剛之氣,皆取決於膽。若或損之, 則諸臟生氣,因皆消索致敗,其危立見。嘗見微驚致 病者,惟養心安神,神復則病自卻。若驚畏日積,或一 時大驚損膽,或致膽汁泄而通身發黃,默默無言者, 皆不可救。論詳《疸門》。

「色慾過度者,多成勞損。」蓋人自有生以後,惟賴後天 精氣以為立命之本,故精強神亦強,神強必有壽;精 虛氣亦虛,氣虛必多夭。其有先天所禀,原不甚厚者, 但知自珍,而培以後天,則無不獲壽。設稟賦本薄,而 且恣情縱慾,再伐後天,則必成虛損。此而傷生,咎將 誰委?又有年尚未冠,壬水方生,保養萌芽,正在此日, 「而無知孺子,遽搖女精。」余見苞萼未成,而蜉蝣旦暮 者多矣,良可悲也。此其責不在孺子,而在父師。使不 先有明誨,俾知保生之道,則彼以童心豈識利害,而 徒臨期懇禱,號呼悲戚,將何濟於事哉。

「勞倦不顧者,多成勞損。」夫勞之於人,孰能免之?如奔 走食力之夫,終日營營而未聞其病者,何也?貧賤之 勞,作息有度,無關榮辱,習以為常,何病之有?惟安閑 柔脆之輩,而苦竭心力,斯為害矣。故或勞於名利而 不知寒暑之傷形;或勞於色慾而不知旦暮之疲困。 或勞於遊蕩而忍饑竭力於呼盧馳驟之場;或勞於 疾病,而剝削傷殘於無術庸醫之手;或為《詩》《書》困厄, 每緣螢雪成災;或以好勇逞強,遂致絕筋乏力。總之, 不知自量,而務使勉強,一應妄作妄為,皆能致損。凡 勞倦之傷,雖曰在脾,而若此諸勞不同,則凡傷筋、傷 骨、傷氣、傷血、傷精、傷神、傷皮毛肌肉,則實兼之五臟 矣。嗚呼!嗜慾迷人,其害至此,其故則在,但知有彼,而 忘其有我耳。《廣成子》曰:「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 長生。」若此二言者,人因其簡,故多易之,而不知養生 之道,於此八字而盡之矣。顧可以忽之也耶?

「一少年縱酒者,多成勞損。夫酒本狂藥,大損真陰,惟 少飲之,未必無益,多飲之,難免無傷,而躭飲之,則受 其害者,十之八九矣。且凡人之稟賦,臟有陰陽,而酒 之性質,亦有陰陽。蓋酒成於釀,其性則熱;汁化於水, 其質則寒。若以陰虛者縱飲之,則質不足以滋陰,而 性偏動火。故熱者愈熱」,而病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 喘嗽、躁煩、狂悖等證,此酒性傷陰而然也。若陽虛者, 縱飲之,則性不足以扶陽,而質留為水。故寒者愈寒, 而病為膨脹、泄瀉、腹痛、吞酸、少食、亡陽、暴脫等證,此 酒質傷陽而然也。故縱酒者,既能傷陰,尤能傷陽,害 有如此,人果知否?矧酒能亂性,每致因酒妄為,則凡 傷精竭力,動氣失機,及遇病不勝等事,無所不至,而 陰受其損,多罔覺也。夫縱酒之時,固不慮其害之若 此,及病至沉危,猶不知為酒困。故余詳明於此,以為 縱酒者之先覺云。

一、疾病誤治及失於調理者,病後多成虛損。蓋病有 虛實,治有補瀉,必補瀉得宜,斯為上工。余見世俗之 醫,固不知神理為何物,而且并邪正緩急俱不知之, 故每致伐人元氣,敗人生機,而隨藥隨斃者,已無從 訴。其有幸而得免,而受其殘剝,以致病後多成虛損, 而不能復振者,此何以故也?故凡醫有未明,萬毋輕 率,是誠仁人積德之一端也。至若失於調治,致不能 起,則俗云「小孔不補,大孔叫冤苦。」亦自作之,而自受 之耳,又何尤焉。

凡虛損之由,具道如前,無非酒色勞倦,七情飲食所 致。故或先傷其氣,氣傷必及於精;或先傷其精,精傷 必及於氣。但精氣在人,無非謂之陰分。蓋陰為天一 之根,形質之祖,故凡損在形質者,總曰「陰虛」,此大目 也。若分而言之,則有陰中之陰虛者,其病為發熱躁 煩,頭紅面赤,脣乾舌燥,咽痛口瘡,吐衄,便尿血,大便 「燥結,小水痛澀等證。」有陰中之陽虛者,其病為「怯寒 憔悴,氣短神疲,頭運目眩,嘔惡食少,腹痛飱泄,二便 不禁等證,甚至欬嗽吐痰,遺精盜汗,氣喘聲瘖,筋骨 疼痛,心神恍惚,肌肉盡削,夢與鬼交,婦人月閉」等證。 則無論陰陽,凡病至極,皆所必至,總由真陰之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