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鬼哭丹丹溪

治痎瘧

常山一斤,「剉,酢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曬乾」 檳榔各四兩 半夏 貝母各二兩

右為末,雞子清和麪,入藥末拌勻,作丸梧子大。每三十丸,隔夜臨睡冷酒吞下,次日早再一服。

不二飲醫鑑下同

一名「止瘧散」 ,一名「知母散。」 治諸瘧疾,一劑截住,神效。

雞心檳榔。要一雌一雄。若重二錢。則餘藥各二錢。 常山、 知母 貝母各等分。

右剉,作一貼,酒一鍾,煎至八分,不可過熟,熟則不效。露一宿,臨發日五更,面東溫服,冷服亦可。直至巳時食乾物,若喫水便吐,煎時不得令婦人見。

勝金丸

能截一切瘧

常山四兩,酒浸一宿,曬乾 蒼朮泔浸曬 檳榔 草果各二兩

右為末,將浸常山餘酒煑糊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前一日臨臥時溫酒送下便臥,至當發日雞鳴時服七十丸。忌生冷熱物。一方無蒼朮、草果。

玉露散子和下同

治瘧

寒水石、 滑石、 石膏、 花粉各四兩, 甘草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五錢,新水調下。

溫脾散

紫河車 菉豆各一兩 甘草半兩, 砒一錢,另研

右為細末,後入砒研勻。每服半錢,新水調下。「如是隔日發,直待臨睡服藥。如頻日發,只夜深服。」 忌葷酒、魚兔等。

萬安散濟生方下同

治一切瘧疾,得病之初,以其氣壯,進此藥以取效。氣虛胃弱及妊婦,不宜服之。

蒼朮泔水浸去黑皮,剉炒 厚朴薑汁炒 檳榔 陳皮去白 常山酒浸一宿 甘草炙

右六味,各一錢半重,和勻,用水二盞,酒一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夜露一宿,當發日分作兩服,盪溫,早晨進一服,俟其發時,再進一服。忌食熱物片時。

紅丸子

專治食瘧

蓬朮 京三稜酢煑,各二兩 青皮炒香,三兩 阿魏一分,酢化 胡椒一兩

右為末,別用陳倉米末同阿魏酢煑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用薑湯吞下。或因食生果成瘧,用麝香湯吞下。一方有乾薑、礬紅。

狐膽丸聖惠方

治邪瘧發作無時

狐膽一箇, 硃砂 砒霜各半兩, 阿魏 麝香, 黃丹 菉豆粉各一分

右為末,於五月五日午時,粽子尖和丸梧子大,空心及發前,冷酢湯服二丸。忌熱物。

果附湯濟生方

治「脾寒瘧疾不愈,振寒少熱,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

草果仁 附子炮,去皮臍。

右等分,㕮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生薑七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截瘧方丹溪下同

柴胡、 草果、 常山、 知母、 貝母、 檳榔。

右用酒水同煎,露一宿,臨發前二時服。

又方

治瘧寒熱。頭痛如破,渴飲冰水。外多汗出。

人參 白朮 黃芪 黃芩 黃連 山梔 川芎 蒼朮 半夏 花粉。

右㕮咀,水二鍾,薑三片,煎服。

又方

治瘧病發渴

生地 麥門冬 天花粉 牛膝 知母 葛根 炒蘗 生甘草

右㕮咀水煎

截瘧青蒿丸

青蒿半斤, 《冬瓜葉》 官桂 《馬鞭草》

右焙乾為末,水丸胡椒大,每一兩分四服,於當發之前一時服盡。一方青蒿一兩,冬青葉、馬鞭草、桂各二兩,未知孰是,姑兩存之,以俟知者。

又方

瘧疾後服之

白朮、 半夏各一兩 黃連、 陳皮各半兩。

白芍三錢。

右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薑湯下。

草果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