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癇病心風病:用天南星九蒸九曝為末,生薑汁打糊 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煎人參、麥門冬、菖蒲湯 下亦可。

驚風癇疾,喉閉牙緊:鈆白霜一字,蟾酥少許,為末,烏 梅肉蘸藥,於齦上揩之,仍吹通關藥,良久便開。普濟方 鳳凰臺即鳳凰腳下白物如石者。治驚邪,癲癇,雞癇, 發熱狂走。水磨服之。藏器

鍼灸

《千金方》曰:「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癇發瘈瘲,狂走不 得臥,心中煩。」

金門、僕參,主癲疾馬癇。

絲竹空、通谷,主風癇癲疾,涎沫,狂煩滿。

列缺,主熱癇,驚而有所見。

天井、小海,主癲疾羊癇吐舌,羊鳴戾頸。

懸釐、束骨,主癲疾互引,善驚羊鳴。

《醫學綱目》曰:「晝發治陽蹻,申脈二穴,在足外踝下陷 中,容甲白肉際是也。夜發治陰蹻、照海二穴,在足內 踝下陷中是也。先灸兩蹻各二七壯,然後服藥。 凡灸癇必先下之,乃可灸,不然則氣不通,能殺人,針 不拘。」

又法:「取鳩尾,必高手乃可下針。但宜灸,亦不可多壯, 多則令人健忘。」

又法:「取後谿、陽交、三里、太衝、間使。」

風癇熱病,心風驚癇,「取上脘三里。」

「天弔,取巨闕三寸、百會、顖門。」 心癇面赤,心下熱,短氣喘息,灸巨缺三壯。

肝癇,面青反視,手足搖動,灸坵墟、中封各三壯。 脾癇,面黃腹大善利,灸胃脘并脘旁一寸各三壯,又 取衝陽、隱白。

肺癇面白,口吐沫,灸肺腧、少商、少陽各三壯。

腎癇,面黑直視,身不搖如尸厥。取「金戶、少海、至陰、湧 泉」各二分,刺一分。

膈癇四肢不舉,灸《風府》七壯,刺一分,又「灸百會、人中、 承漿,各隨年壯。」

腸癇都無動靜,如尸厥狀,「灸承山、湧泉、勞宮、翳風,各 隨年壯,刺入一分。」

馬癇目張,搖頭馬鳴欲反折,灸《風府》三壯,刺一分,又 灸神關。

牛癇,目直視,腹滿,灸鳩尾尖三壯,大椎三壯。

羊癇揚目吐舌,灸大椎三壯,刺一分。

豬癇吐濁沫,口動搖,灸浮白三壯,刺一分。

犬癇手屈拳攣,灸《勞宮》一壯,刺一分,又灸絲竹空、肋 戶各一壯。

雞癇搖頭反折善驚,目搖至陰竅陰厲兌,各灸三壯。 刺一分。

右針灸癲法,《內經》但取手足太陽陽明太陰六經而已。今《甲乙經》等書,又多取督經,手足太陽足少陰厥陰,蓋隨證取之。然學者當以《內經》為主也。

《本草綱目》曰:「癲癇諸風,熟艾於陰囊下穀道、正門當 中間,隨年歲灸之。」

導引

《保生祕要》曰:「羊暈風導引法:念臍穿過腎,旋轉想腎 水,直上頂門下臍,念」

羊遂風導引法,念臍即散四肢,如通關狀,次兩目再 看臍中,念至熱時,即左旋右轉,由小而大,散於四肢, 二十七遍。

醫案

《丹溪心法》曰:「一婦人四十五歲,生子多觸胎,時有腹 痛,每夜喜飲酒,三盞即睡。其夫性暴而諧謔,所以借 酒解怒。忽九月望後,癇病大作,目上視,揚手擲足,甚 強健,舉體大筋皆動,喉嚮如鋸,涎沫流口兩角,如此 一時辰許,諸證皆靜,狀如熟寢,全不知人。半時小腹 漸痛,上至心,痛大作,汗如雨,自頭至乳而止。如此半」 時,痛漸減,汗亦收。痛作時卻自言其痛,其餘言語皆 謬誤,問亦不答,亦不知人。痛定又熟寢如前。癇與痛 間作,晝夜不息,經兩宿,方召予脈之,痛作時脈四至 半,似弦非弦,左弱於右。予未敢與藥候癇作時再看 形脈,後作時六脈皆隱,但有大筋轉於指下,眼白青 而面不青,手之動三倍於足。予問之,痛作時,必欲重 按,比癇作時,汗必不出。其夫言果然。予曰:「此非死證, 若尚能嚥藥則易治。」試調香附子末灌之。適癇勢稍 定,卻嚥得半盞,令急燒竹瀝,未就時痛大作。余以肝 有怒邪,因血少而氣獨行,所以脾受病。肺胃之間,舊 有酒痰,為肝氣所抑,鬱而為痛。然酒喜動,可以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