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治陽蹻癇。足太陽下行。宜升陽氣。

麻黃《不去節》, 防風根各八錢, 羌活一兩半。 炙甘草五錢。

每服三錢,水五大盞,煎至一盞,去查稍熱服,宿食消盡,腹中空。服之後,避風寒一二時辰,乃效。

妙功丸

治諸癇無不愈者

丁香 木香 沉香 雄黃研 青皮,去白

黃芩 胡黃連各半兩, 乳香研, 麝香研

熊膽各二錢半 白丁香三百粒 輕粉四錢半 黃連 黑牽牛炒 荊三稜煨 甘草炙 莪朮 陳皮去白 雷丸 鶴蝨各一兩 大黃一兩半 赤小豆三百粒 巴豆七粒,去皮心膜油

右為細末,蕎麪一兩半作糊和勻,每兩作十丸,硃砂水飛,一兩為衣,陰乾,每服一丸,用溫水浸一宿,去水再用溫水化開,空心服之。小兒加減服。十年病一服即愈。若未愈,三五日再服。重者不過三服。

風引湯

除熱癲癇

大黃 乾薑 龍骨各四兩 桂枝去皮,三兩 甘草炙 牡蠣煅,各二兩 凝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石膏 紫石英 白石脂各六兩

右十二味,杵粗末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華水三升,煮三沸,去柤,溫服一升。《深師》云:「大人風強少水,驚癇瘛瘲,日數十發,醫所不治,除熱方效,宜風引也。」

又方

治癇疾

川芎二兩 蜈蚣、黃腳、「赤腳」各一條 防風

豬牙皂角 鬱金 明礬各一兩。

右六味,為細末,蒸餅丸如梧子大。空心茶清下十五丸。一月除根。

神應丹

治諸癇

好辰砂,不以多少。

右細研,豬心血調勻,以蒸餅裹劑蒸熟,就熱取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人參湯下,食後、臨臥。

珠子辰砂丹

治風癇久不愈

山藥 人參 遠志 防風 紫石英 茯神 虎骨 虎睛 龍齒 五味子 石菖蒲 丹參 細莘各二錢半 真珠末四分 辰砂二錢,研

右為末,麪糊丸如桐子大,以前硃砂為衣。每服三五十丸,煎金銀湯送下,日進三服。忌魚肉、濕麪動風之物。

五生丸

治風癇

川烏生 附子生炙,去皮臍 南星生 半夏生 乾薑生,各半兩

右為細末,酢煮大豆汁作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冷酒送下,不拘時。一方有大豆,無乾薑。

勝金丸

治「風癇有驚駭,不時旋暈潮搐,口吐痰沫,忽然仆地,不省人事。」

天南星薑製 皂角去皮弦子 川烏生 細莘 桔梗 威靈仙 何首烏 白礬枯 白殭蠶炒 烏蛇酒浸,各一兩 荊芥穗 川芎各二兩

右為細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溫酒送下,日二服。

虎睛丸

治「癇疾潮搐,精神恍惚,煩亂不寧,口乾喜水,或時譫語。」

虎睛一對 犀角屑, 遠志去心 梔子仁。

大黃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菉豆大。每服二十丸,溫酒送下,食後服。

控涎丸

治諸癇久不愈,頑涎聚散無時,變生諸證。

川烏生用 半夏湯洗 白殭蠶炒,剉碎,生薑汁浸 一宿各半兩 全蠍七枚,炒 鐵粉三錢,研

甘遂二錢半,麵裹煨。

右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打糊為丸,如菉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食後薑湯送下。忌食甘草。

抵住丸永類方

治風邪癇疾

皂莢去弦子,燒存性 蒼耳根莖葉曬乾,各四兩 蜜陀僧一兩

右為細末,蜜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四十丸,棗湯下,日二服,稍退,只服二十丸。

又方乾坤祕韞

治大人小兒癇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