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黃芪蜜炙,一錢六分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砂仁 草果 陳皮去白 五味子各一錢

甘草七分 烏梅三枚,去核

水二鍾,生薑三片,棗二枚,煎一鍾,溫服。

柴胡桂枝湯入門下同

治少陽瘧。寒熱乍往乍來。

柴胡二錢。 桂枝、 黃芩、 人參、 白芍藥

半夏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剉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柴胡加桂湯

治少陽瘧。往來寒熱。極驗。

柴胡二錢, 黃芩、 桂枝各二錢, 半夏一錢, 甘草四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麻黃白朮湯直指方下同

治風瘧

麻黃、 桂皮、 青皮、 陳皮、 川芎、 白芷。

半夏麴、 紫蘇葉、 赤茯苓、 白朮、 桔梗。

細莘、 檳榔、 甘草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柴胡四物湯

治「《三陰經》溫瘧,或夜發者。」

柴胡、 生乾地黃各二錢, 人參、 半夏、 黃芩、 甘草、 川芎、 當歸、 赤芍藥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柴胡知母湯節齋

治熱瘧及瘴瘧

柴胡 知母各一錢半 蒼朮 黃芩 乾葛 陳皮 半夏 川芎各一錢 甘草炙,七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烏梅二枚,水煎,清晨服,午前又一服。《久瘧》加人參、當歸。

爭功散得效方

治熱瘧多效

知母、 貝母、 柴胡、 常山、 梔子、 檳榔。

地骨皮 甘草各一錢, 蟬退二七箇。

右剉,作一貼,入桃柳枝各五寸,煎服。未效,加過路葛藤五寸,同煎服。

龍虎湯醫鑑

治「熱瘧火盛,舌卷脣焦,鼻如煙熏,六脈洪緊。」

石膏二錢半, 柴胡、 黃連各一錢半, 黃芩、 知母、 黃蘗各一錢, 梔子八分, 半夏七分, 粳米百粒。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柴陳湯入門

治痰瘧

柴胡、 半夏各二錢, 人參、 黃芩、 陳皮

赤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冷附湯得效方下同

瘧疾無過是痰實,而脾胃弱,停於胸膈,所以五更冷服,使藥下達,壯脾胃,去痰實也。

大附子一箇,炮,去皮臍

右切片,分二貼,每一貼入薑十片,水煎去滓,露一宿,五更初冷服。

露薑飲

治痰瘧

生薑四兩,連皮搗爛,止取自然汁。

約明日當發。隔夜安排。將紗片蓋露一宿。五更初與童便合飲之。或有痰吐出。任之即安。

平陳湯入門下同

治食瘧

蒼朮、 半夏各二錢, 甘草七分, 厚朴、 陳皮、 赤茯苓各一錢二分半。

右剉一貼,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常山飲

治勞瘧

常山、 知母、 草果各一錢半, 良薑一錢。

烏梅肉、 甘草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五片,棗二枚,水煎服。

五勞丸直指方

治勞瘧及瘴瘧

常山三兩半, 桃仁一兩二錢, 辣桂七錢半, 淡豉、 烏梅肉各二兩半。

右日乾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溫酒下三四十丸。

六和湯丹溪

治瘧久不愈

常山二錢, 知母、 貝母、 人參、 草果、 白芷、 烏梅、 檳榔、 柴胡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酒水相半同煎,露一宿,臨發日服之。

烏頭七棗湯直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