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即安矣

當歸承氣湯

治陽厥狂癲

當歸, 大黃各一兩, 甘草半兩, 芒硝七錢。

右剉如麻豆大,每二兩,水一大椀,薑五片,棗十枚,煎至一半,去查,熱溫服。若陽狂奔走,罵詈不知親疏,此陽有餘陰不足,大黃、芒硝去胃中實熱,當歸補血益陰,甘草緩中,加薑、棗者,胃屬土,此引入胃中也。《經》所謂微者逆之,甚者從之,此之謂也。以大利為度。微緩以瓜蔕散入防風末、藜蘆末吐之,其病立安。後用調心散、洗心散、涼膈散、解毒湯等調之。

鵲石散

治「傷寒發狂,棄衣奔走,踰牆上屋。」

黃連、 《寒水石》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濃煎甘草湯,候冷調下。

防風黃連湯

治傷寒心風狂妄者

黃連、 大黃、 防風、 遠志、 茯神各半兩

右為細末,每服一兩,水煎服。

調胃承氣湯仲景下同

治傷寒陽證發狂

大黃三兩,清酒浸,去皮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斤

右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

乾薑附子湯

治傷寒陰證發狂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二白丸元戎

治痰涎為病患,以致癲癇、狂妄、驚悸等證。

白礬一兩 輕粉一字或半錢,量虛實加減。

右用生蒸餅劑裹,蒸熟去皮可丸,入輕粉,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生薑湯下,小兒如黍米大。

碧霞丹局方下同

治痰涎壅塞,牙關緊急,目睛上視,癲癇狂妄等證。

石綠半兩,水飛九度。 附子尖。 川烏頭尖。

蠍梢各二十箇。

右為末,入石綠合勻,麪糊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更以溫酒半合飲之,須臾吐出痰涎,然後隨證以他藥治之。如口噤者,斡開灌之。

牛黃清心丸

治「心氣不足,神志不定,驚恐癲狂,語言讝妄,虛煩少睡,甚至棄衣而走,登高而歌,踰垣上屋等證。」

羚羊角 麝香 龍腦各一兩 人參 神麴炒 蒲黃炒,各二兩半 白茯苓 牛黃研 柴胡 桔梗各一兩二錢 川芎 杏仁去皮尖及雙仁,麩 炒黃,另研,各一兩二錢半 防風 白朮 白芍 麥門冬 黃芩 當歸去頭,各一兩半 阿膠炒 乾薑炒 白蘞各七錢半 雄黃水飛,八錢

甘草剉,五兩 山藥炒,七兩 大豆黃卷炒

肉桂去皮,各一兩七錢半 金箔一千四百片 大棗一百箇,蒸黑去皮核,研膏 犀角末二兩

右除棗、杏仁、金箔外,牛黃、龍腦、麝香、雄黃四味研為細末,入餘藥和勻,煉蜜入棗膏為丸,每兩作十丸,金箔為衣。每服一丸,食後溫水化下。

寧志化痰湯陳白埜方

治「癲狂」 心虛痰盛之證。

膽星 半夏製 陳皮 茯苓 天麻 人參 黃連薑汁炒 酸棗仁 石菖蒲各一錢。

右剉一劑,生薑五片,水煎服。再服「清心養血湯。」

清心養血湯

治心虛癲狂

人參 白朮、 茯神、 遠志 棗仁炒 川芎 生地黃各一錢, 當歸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右剉一劑,加龍眼五箇,水二盞,煎八分,空心服。

河車丸醫鑑下同

治久患心風癲,氣血兩虛之證。

《紫河車》不拘幾箇,焙極乾。

右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酒下。

開迷散

治「婦人癲疾。歌唱無時。踰垣上屋。」 乃營血逆於心。

胞所致。

當歸 白朮炒 白芍藥 蘇木 紅花各一錢 柴胡 白茯苓各八分 甘草炙,七錢 桃仁 遠志 生地黃各一錢五分

右剉,生薑煎服。或用此方煉蜜為丸,辰砂為衣。

防風通聖散

治一切癲狂風疾暴發之證。

防風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大黃 芒硝 連𧄍 麻黃不去節 薄荷各四分 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