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薑一片。棗一枚。擘碎。煎至一盞。未發前溫服。

獨蒜丸

能截脾寒

大蒜不以多少。

右於五月五日搗爛,次入礬紅,拌勻為丸,如「圓眼大」 ,每服一丸,大蒜湯嚼下。

良薑丸

醒脾治瘧

良薑二兩。

右為末,豬膽汁和丸如「梧桐子大,紫蘇湯」 空心下二十丸。

人參丸

治肺瘧。心寒熱。善驚。如有所見。

人參 𪔀甲去裙襴,酢炙 常山 甘草炙 桃仁去皮尖雙仁,炒研 肉蓯蓉酒浸,切焙

升麻各三分 桂心去粗皮,五錢 烏梅肉炒、 龍齒研,各一兩 丹砂研 阿魏研,各一分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半兩

右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用米飲下,未發時併二服。

杏仁丸

治肺瘧

杏仁四十枚,湯泡去皮尖雙仁,炒 常山三分 丹砂別研,五錢 甘草一分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五丸,未發米飲下,日再服之。

烏梅丸

治「腎瘧,令人灑灑然,腰脊痛,大便難,目眴,手足寒,及諸瘧久不瘥者。」

烏梅肉炒,一兩五錢 常山三分 豉一合,炒 麝香別研,一錢 虎頭骨酥炙 附子炮去皮臍 肉蓯蓉酒浸,焙,各五錢 桂心 知母焙,各一分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別研,一兩

右搗研為末,拌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米飲下,未發服。一方無知母。

蓯蓉丸

治腎瘧

肉蓯蓉酒浸切焙 烏梅肉炒 桂心 甘草炙 升麻各五錢 淡豉炒 桃仁湯浸去皮尖,炒,研 常山各三分

右搗研為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未發日空腹溫酒下二十丸,米飲亦得,至發時更服二十丸。

升麻湯

治「足少陽瘧。身體解㑊。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

升麻 𪔀甲去裙襴,酢炙 淡竹葉各一兩 常山一兩五錢 犀角屑 麥門冬去心,焙

知母各三兩, 甘草炙,五錢。

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日午溫服。

犀角湯

治足少陽瘧。解㑊熱。多汗出。

犀角鎊 甘草炙,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 升麻 知母 𪔀甲酢炙,去裙襴,各一兩半 石膏研,二兩

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於未發前溫服。

柴胡湯

治足太陽瘧寒熱

柴胡 常山 知母焙 𪔀甲去裙襴,酢炙黃 青蒿乾者 甘草炙 枳殼麩炒 官桂各一兩

右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入柳枝心七枚,蔥白二寸細切,同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溫服,發前再服。

順氣湯

治足陽明胃瘧。胸脅支滿。腹大。

厚朴薑汁製 橘紅焙 白朮 半夏製,各一兩 乾薑炮 柴胡 甘草炙,各五錢

右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五片,棗二枚擘破,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枳殼湯

治胃瘧。心腹脹滿不食。

枳殼去瓤,麩炒,三兩 厚朴去皮,薑製 人參 白朮 白茯苓各二兩

右粗搗篩,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一棗大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藥餛飩

治證同前

良薑、 吳茱萸、 胡椒各一分

右為細末,豬脾一條,剉作臛,加五味炒之,一半滾藥,一半不滾藥,並作餛飩。有藥者以墨點之,遇點者吞下,無藥者嚼下,一服效。

大補元煎景岳全書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