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骨髓乎。無怪經年累月。愈治而愈憊也。

痿廢之證,乃陽明火證,腎水不足以滋之,則骨空不 能立。方用元參、熟地、山茱萸各三兩,麥冬二兩,水煎 服。此方妙在熟地、山茱全去滋水,而元參去浮游之 火,麥冬生肺金之陰,陰長陽消,陽明自然息焰。火焰 既息,金水又生,臟腑有津,骨髓自滿,而兩足有不能 步履者乎。

《痿證奇方》用薏仁、熟地各三兩,麥冬一兩,北五味一 錢,牛膝五錢,水煎服。此方之妙,妙在薏仁用至三兩, 則熟地不患太濕,麥冬不患太寒,牛膝不患太走,轉 能得三味之益,可以久服而成功也。

「痿證久不效者,陽明火燒盡腎水也。」然能不死長存 者何?蓋腎水雖涸,而肺金終得胃氣以生之,肺金有 氣,必下生腎水,腎雖乾枯,終有露氣,夜潤腎經,常有 生機,故存而不死也。方用:麥冬半斤熟地一斤,元參 七兩五味子一兩,水二十椀,煎六椀,早晨服三椀,下 午服二椀,半夜服一椀,一連二日,必能坐起。後改用 熟地八兩,元參三兩,麥冬四兩,北五味三錢,山茱萸 四錢,牛膝一兩,水十椀,煎二椀,早晨一椀,晚服一椀, 十日即能行步,一月即平復如舊矣。蓋大滋其肺腎 之水,則陽明之火不消而自消矣。

痿證久不死,雖是肺經之潤,亦由腎經之有根也。倘 腎水無根,總肺金有夜氣之生,從何處生起,吾見立 槁而已矣。惟其有根,所以不死。故用大劑補腎之品, 因之而病愈,亦因其有根,可救而救之也。

痿證方亦不同。方用元參、山茱萸各一兩,熟地、沙參 各三兩,麥冬四兩,五味子五錢,水煎服,十日即可起 牀。予曾親試之神驗。 痿證不起牀蓆,已成廢人者,內火熾盛以熬乾腎水 也。苟不補腎,惟圖降火,亦無生機。雖治痿獨取陽明, 是胃火不可不降,而腎水尤不可不補也。我今傳一 奇方,補水於火中,降火於水內,合胃與腎而兩治之, 自然骨髓增添,燔熱盡散,不治痿而痿自愈。方名「降 補丹。」人參三錢,熟地、元參、麥冬各一兩,甘菊花、生地、 沙參、地骨皮各五錢,車前子二錢,水煎服。此方補中 有降,降中有補,所以為妙。胃火不生,自不耗腎中之 陰,腎水既足,自能制胃中之熱,兩相濟而兩相成。起 痿之方,孰有過於此者乎。

「凡人有兩足無力,不能起立,而口又健飯,如少忍饑 餓,即頭面皆熱,有欬嗽不已者,此亦痿證,乃陽明胃 火上沖於肺金,而肺金為火所逼,不能傳清肅之氣 於下焦,而腎水鑠乾,骨中髓少,故不能起立,而胃火 又焚燒,故能食善饑」,久則水盡髓乾而死矣,可不急 瀉其胃中之火哉。然而瀉火不補水,則胃火無所制, 未易息也。方用「起痿至神湯」:熟地、山藥、元參、甘菊花 各一兩,人參、當歸、白芍各五錢,白芥子三錢,神麴二 錢,水煎服。一劑火減,二劑火退,十劑而痿有起色,三 十劑可全愈也。此方奇在甘菊花為君,瀉陽明之火 而又不損胃氣,其餘不過補腎水,生肝血,健脾氣,消 痰涎而已。蓋治痿以陽明為主,瀉陽「明然後佐之諸 藥。自易成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