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8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九十四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四

  脅門三

  方二古萸連丸 鹽煎散 瀉青丸 抑青丸 控涎丹 柴胡清肝湯 勻氣丸 神

  保丸 三柴胡飲 大溫中飲 排氣飲 解肝煎 化肝煎 左歸飲 小營煎 大補元

  煎 逍遙飲 三陰煎 七福飲 大營煎 大和中飲 決津煎 連𧄍敗毒散 敗毒流

  氣飲 內托流氣散 紫金丹 活命飲 八

  珍湯 梔子清肝湯 一粒金丹 防風通聖散 勝金丹 托裏消毒散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藝術典第一百九十四卷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四

脅門三

方二

古茰連丸入門下同

一名「左金丸。」 治肝火氣從左脅起。

黃連六兩, 吳茰一兩。

右二味,為末,水丸或蒸餅丸「菉豆大」 ,白湯下。

鹽煎散

治男婦形寒飲冷,右脅心腹㽲痛。

「當歸身 川芎 白芍藥 三稜 莪朮 青皮 枳殼 白茯苓 厚朴 神麯 麥芽 小茴香 木香」各等分。

右每服四錢,蔥白一根,食鹽少許,水煎服。冷痛加官桂。

瀉青丸

治「肝經鬱熱,兩脅因怒作痛。」

龍膽草三錢, 當歸身、 川芎、 山梔仁、 大黃、 羌活、 防風各五分。

右為末,蜜丸芡實大,每一二丸,竹葉、薄荷煎湯化下。

抑青丸丹溪心法

治肝火脅痛

黃連半斤。

右為末蒸餅糊為丸

控涎丹

治一身及兩脅走痛,痰挾死血者。

甘遂麵裹煨 大戟製 真白芥菜子炒,各等分

右為末,加桃仁泥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丸,漸加至十丸,臨臥薑湯下。

柴胡清肝湯

治肝火壅盛。并脅生癰疽。

川芎 當歸 防風 生地黃 柴胡 黃芩 山梔仁 天花粉 牛蒡子 連𧄍 白芍藥 甘草各一錢。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勻氣丸醫學綱目下同

專治脅痛

山梔、 熟地、 茯苓 細莘、 桂心 川芎各等分。

右研為末,加羊脂煎服。

神保丸

治「心膈痛,腹痛血痛,腎氣脅下痛,大便不通,氣噎,宿食不消。」

木香 胡椒各二錢半 巴豆十枚,去皮心膜,研 乾蠍七枚

右四味,共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麻子大,亦用硃砂為衣。每服五丸,心膈痛,柿蔕燈心湯下;腹痛,柿蔕煨薑湯下;血痛,炒薑酢湯下;腎氣脅下痛,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湯調檳榔末一錢下;氣噎,木香湯下;宿食不消,茶酒任下。

三柴胡飲景岳全書下同

三為木數,從肝經血分也。治外感寒熱脅痛者。

柴胡二三錢。 當歸二錢。溏泄者易熟地 芍藥一錢半, 炙甘草、 陳皮各一錢, 生薑三五片

右,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溫服。

如微寒欬嘔者,加半夏一二錢。

大溫中飲

治「元氣本虛,陰邪未解,而脅痛畏寒者。」

熟地三、五、七錢 白朮冬用 當歸各三、五錢。泄瀉者代以山 藥 炙甘草一錢 人參二三錢。甚者加至一兩 肉桂 乾薑炒熟。各一二錢或用煨生薑三五七片代之亦可 柴胡二、三、四錢 麻黃一、二、三錢

右,水二鍾,煎七分,去浮沫,溫服,或略蓋取微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