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6 (1700-1725).djvu/1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口瘡及口氣口疳,濃煎升麻湯,入鹽,頻頻含漱。本草 久患口瘡生附子為末,酢麪調貼足心,男左女右,日 再換之。經驗

口臭:用細莘煑取濃汁,熱含冷吐之,即差。本草 口舌生瘡:以好酒煑黃連,取汁呷下,立愈。丹溪 虛火上壅口瘡,滿口連舌者,以「草烏頭、吳茱茰等分 為末,蜜調塗足心。」本事

心氣不足,口臭,益智去殼,加甘草為末,乾嚥下,或沸 湯點服。得效

《解頤》脫臼不能收上用南星末,薑汁調搽兩頰,一夜 即上。醫說

口中生瘡,天行熱甚者:蛇苺自然汁半升,稍稍嚥之, 即瘥。傷寒類要

口臭,用香薷甚捷,丁香不及焉。煑取汁,或飲或漱之, 甚妙。丹溪

口舌生瘡:赤梗蜜桶藤、高腳地銅盤、馬蹄香等分,以 酒搗汁,雞毛刷上,取涎出,即愈。普濟

經絡中有火邪,致使夢漏恍惚,口瘡咽燥。龍腦三錢, 黃蘗三兩,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麥門冬湯下十 丸。摘元

口疳臭爛:用黃蘗五錢,銅綠二錢,為末摻之,漱去涎 愈。三因

脣瘡痛癢:黃蘗末,以薔薇根汁調塗,立效。聖濟 口中痿瘡:東行棟根細剉,水煑濃汁,日日含漱,吐去 勿嚥。肘後

惡水入口。及皂莢水入口。熱痛不止。以皂莢子燒存 性一分。以糖半兩和膏含之。博濟

口鼻急疳,沒石子末,吹下部即瘥。千金

大小口瘡:「沒石子炮三分,甘草一分,研末摻之。」月內 小兒生口瘡者,以少許置乳上吮之,入口即啼,不過 三次。聖惠

口吻爛瘡:白楊嫩枝,鐵上燒灰,和脂傅之。外臺祕要 口瘡塞咽:用猪膏、白蜜一斤,黃連末一兩,合煎取汁, 熬稠。每服棗許,日五服。千金

久患口瘡:大椒去閉口者,水洗麪,拌煑作粥,空腹吞 之,以飯壓下。重者可再服,以瘥為度。食療本草 口內肉毬有根如線,五寸餘,如釵股,吐出不能食物, 捻之則痛徹心者,取麝香一錢研細,水調服之,日三 自消。夏子益奇疾方

口中氣臭:取茴香苗莖煑作羹,頻飲之。及生食並得。 本草下同

老血在心脾間。致咳唾言語氣臭。取射干根煑湯飲 之。

老人患口瘡,不能食,飲人熱乳,甚妙。

食韭口臭,沙糖解之。摘要

柚子治飲酒人口臭。可啖之。又煎湯飲。本草下同 赤白口瘡:蠐螬研汁,頻搽取效。

白梅治口臭,常含之可以香口。

脣燥緊裂:猪𦚟酒浸搽之。葉氏摘元 鵝口瘡,自內生出可治,自外生入不可治。用食草白 鵝下清糞濾汁,入沙糖少許搽之。或用雄鵝糞眠倒 者燒灰,入麝香少許搽之,並效。永類鈐方

一切口瘡:雞內金燒灰傅之,立效。活幼心書

鵝口白瘡:雞肫黃皮為末,乳服半錢。子母祕錄 鵝口桂末和薑汁塗之。湯氏寶書

口瘡赤者心熱,宜乳香散及天花粉末摻之。白者肺 熱,宜沒藥散、青金散,及黃蘗、蓽茇為末摻之,良久以 水漱口。入門

小兒口瘡爛:取羊乳時常含嚥。又治舌腫,吮之差。本草 口瘡:五倍子為末摻之,便可飲食。

口舌生瘡:「蠶繭五箇,包硼砂,瓦上焙焦,為末摻之。」 薔薇根治口舌生瘡,爛久不差,濃煎汁,稍稍含漱,溫 含冷吐,即效。冬取根,夏取莖葉用。

口瘡:白楊樹枝取漿水煎,和鹽含漱。

《香口去臭》:口噙雞舌香,即沉香花,如無沉香可代。 口中如膠而臭,知母、地骨皮、桑白皮、山梔、麥門冬、甘 草,鹽湯噙。早起汲井中第一汲水,即井華水,含之吐 棄厠,下即瘥。 口瘡糜痛:五倍子一兩,蜜炙黃蘗、滑石各五錢,銅綠 二錢,麝香二分半,為末摻之,極效。正傳

亂髮灰治口臭不可近用髮灰一錢,井華水調下,空 心服。醫說

口瘡甚者,用西瓜漿水徐徐飲之。冬月無此,用西瓜 皮燒灰傅之。丹溪下同

又方「遠志酢研,鵝毛掃患處出涎。」

口瘡:黃蘗酢漬含之亦愈。本草下同

心脾熱,口頰舌上生瘡:蜜炙黃蘗與青黛為末,摻之, 差。

口舌生瘡:「溺桶垽七分,枯礬三分,研勻摻之,有涎拭 去,數次即愈。」

口吻生瘡白爛:用檳榔燒灰,入輕粉少許,同研細,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