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6 (1700-1725).djvu/1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參 白朮土炒 黃芪炙 白茯神 酸棗仁 龍圓肉各二錢 遠志 當歸各一錢 廣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加生薑棗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

治前證

黃芪《蜜灸》錢半 人參、 甘草炙,各一錢 當歸、 白朮、土炒 陳皮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加薑棗煎服

羌活散

治前證

羌活 茯苓、 薏苡仁各等分。

右每服三五錢,水煎,入竹瀝一匙服。

瀉黃飲子濟生

治風熱蘊於脾經,脣燥裂無色。

白芷 升麻 枳殼麩炒 金釵石斛一錢二分 黃芩 防風各一錢半 「半夏薑湯泡七次」,一錢 甘草七分

水二鍾。薑三片,煎七分,食後服。

五福化毒丹

治脣舌腫破生瘡。煩渴。

元參洗炒 桔梗各二兩 白茯苓一兩五錢 馬牙硝風化 青黛各一兩 甘草炒,七錢半 人參半兩 麝香一字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皂角子大,以金銀箔各四十片為衣,每服一二丸,薄荷湯化下。如口臭,以生地黃汁化下,食遠服。

半夏散

治少陰口瘡,聲絕不出者,是寒氣遏絕,陽氣不伸。

半夏製,一兩 肉桂 烏頭各一字

右以水同煎一盞,分二服。

獨活散

治脣上生惡核腫,由脾胃多熱壅滯。

獨活 升麻 沉香 連𧄍 桑寄生 犀角屑 漢防已 大黃炒,各七錢半 炙甘草半兩

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查,不拘時溫服。

升麻飲

治脾胃有熱,風冷相乘,脣腫生核疼痛。

升麻 前胡 犀角鎊 薏苡 炙甘草各半兩 葛根 龍膽草 青竹皮各二錢半

右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查,食後服。

生地黃煎

治脾熱脣焦枯無潤澤

生地黃汁、 生天門冬汁各半升 麥門冬去心 葳蕤各二兩 黃芪 升麻各一兩五錢 細莘 川芎 白朮 甘草生,各一兩

右細剉,綿裹,酒浸一宿,以猪脂二斤,煎至藥色焦,綿濾去查,內鍋中,後下地黃、天門冬汁,熬令稠,磁器盛服。每半匙,不拘時含嚥下。

歷生腫核方

松脂、 大黃、 白蘞、 赤小豆、 胡粉各等分

右為末,以雞子清調傅。

黃蘗散

治繭脣

黃蘗一兩。 五倍子二錢, 密陀僧、 甘草各一錢。

右除黃蘗,別餘藥為末,用水調傅於黃蘗上,火炙三五次,將蘗切成片子,臨臥貼之,天明即愈。

銅粉丸

治繭脣

銅青五錢 宮粉三錢 明礬 輕粉各一錢半 麝香一分五釐 冰片一分二釐 黃連二兩,切片 煎稠膏。

右為細末,黃連膏丸如芡實大,每用一丸,白湯泡開,紙蓋之,每洗燉熱,蘸上面清水勤洗之,其患自愈。

千金口臭方

橘皮二十銖, 桂心十八銖, 木蘭皮一兩, 大棗 二十枚

右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久服身香。亦可以棗肉丸之,服二十丸如梧子大,稍加至三十丸。一方有芎藭十八銖。

七福飲景岳全書下同

治「思慮不遂,肝膽虛而口苦者。」

人參 熟地各隨宜 當歸二三錢 棗仁二錢 白朮炒,一錢半, 炙甘草一錢 遠志製,三五分。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二陰煎

治「勞傷心脾,口糜」 兼火者。

生地、 麥冬各二、三錢, 棗仁二錢, 白茯苓、 元參、 木通各錢半, 生甘草一錢, 黃連一、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