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4 (1700-1725).djvu/1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普濟消毒飲子東垣

治大頭病

黃芩、 黃連各半兩, 人參三錢, 橘紅、 元參、 柴胡、 桔梗、 甘草、生各二錢, 連𧄍、 鼠黏子、 板藍根、 馬屁勃各一錢, 白殭蠶、炒 升麻各七 分。

右共為細末,用湯調,時時服,或拌蜜為丸,噙化。或加防風、薄荷、川芎、當歸身,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煎去查熱服之,食後時時服之。如大便硬,加酒煨大黃一錢或二錢以利之。腫熱甚者,宜砭刺之。

黑白散潔古

治大頭病如神

烏黑蛇酒浸 白花蛇去頭尾,酒浸 雄黃二錢 大黃煨半兩

右為極細末,每服一二錢,白湯調,無時。

青州白丸子和劑方

治「男婦手足癱瘓,風痰壅盛,嘔吐涎沫,眩運欲倒,及小兒驚風,婦人血風。」

半夏七兩,水浸洗 南星三兩 白附子二兩 川烏半兩,去皮臍,竝生用

「右為末,以生絹袋盛,於井華水內擺出。如未出者,更以手揉出。如有滓,更研,再入絹袋擺盡為度。置磁盆中,日曬夜露,至曉撇去舊水,別用井水攪,又曬至來日早,再換新水,攪如此法。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曬乾,後如玉片,研細,以糯米粉煎粥清丸菉豆大,薑湯下二十丸,無時。」 如癱瘓風,溫酒下。小兒驚風。薄荷湯下三五丸。

天麻半夏湯醫學綱目

治風痰眩運欲吐

天麻 半夏製,各一錢 橘皮 柴胡各七分 黃芩酒炒 白茯苓 前胡 甘草炙,各五分 黃連三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二片,水煎服。

人參前胡湯丹溪心法下同

治風痰頭運目眩

半夏麯一錢, 紫蘇、 枳殼、 赤茯苓、 南星炮 前胡 橘紅 甘草炙,各八分, 木香 人參各三 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五片,水煎服。

補虛飲

治「氣鬱涎盛,面熱忪悸,及風虛眩運。」

人參 麥門冬、 山藥各一錢 白茯苓、 茯神各 八分 半夏製 黃芪各七分 熟地黃 前胡各 五分 枳殼、 遠志薑製 甘草炙,各三分

右剉,入薑五片,秫米一撮,水煎溫服。

香橘飲

治氣虛眩運

半夏製,二錢 陳皮、 白茯苓 白朮炒,各一錢 木香 丁香 縮砂研 甘草炙,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五片,水煎服。

滋陰健脾湯回春

治臨事不寧,眩運嘈雜,此心脾虛怯也。此治氣血虛損,有痰飲作眩運之仙劑。

白朮炒,一錢五分 陳皮鹽水洗,去白 半夏製 白茯苓各一錢 當歸、 芍藥、 生地黃各七分 白茯神、 人參、 麥冬、 遠志製,各五分 川芎、 甘草各三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芎朮湯醫學入門

治冒雨中濕,頭重鼻塞眩運。

川芎 白朮 半夏薑製,各二錢 甘草炙,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七片,水煎服。

川芎丸丹溪心法下同

清頭目,止旋運,消風化痰。

桔梗五兩, 川芎、 薄荷各三兩二錢半, 細莘、 防風、 甘草各一兩二錢半。

右為末,蜜和,每一兩半作五丸,每一丸茶清嚼下。

防風散

治「頭目不清或眩運。」 去風明目。

防風、 川芎、 白芷、 甘菊、 甘草各一兩

右為末,每二錢,茶清調下。

清神養榮湯集略

清頭目,聰耳竅,助精神,止眩運。

麥門冬、 當歸各一錢二分, 川芎一錢, 薄荷、 甘菊、 羌活、 梔子各五分, 白芷七分, 甘草四 分, 升麻二分。

右剉,作一貼,薑三片,茶一撮,煎服。

沃雪湯類聚

治頭目昏眩。精神不爽。咽乾鼻塞。

薄荷三兩, 甘草一兩四錢, 天花粉二錢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