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14 (1700-1725).djvu/1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死,家故貧落。陳氏奉二親,備極孝敬,躬勤紡績以養,

朝夕設夫位哭奠,終年歲不改,人稱節孝。」

張孫祥妻周氏

按《蕭山縣志》:「周氏,太學生張孫祥妻。年二十五而寡, 守節四十年。崇禎末,邑令旌表。」

滑玉仁妻梁氏二孫女附

按《餘姚縣志》:「梁氏,滑玉仁妻。年二十七而寡,家貧子 幼,斷髮毀容,白首無二。巡按御史表其門。其孫女二 人,一適福建守備汪洋度汪陣亡,梁孫女年二十二, 守志如梁,嘗刲股以愈姑疾;一適儒士潘德洪,夫病, 刲股,年二十而寡。亦苦節奉姑終身。旌表。」

韓子龍妻陳氏

按《餘姚縣志》:「陳氏,韓子龍妻,係孝廉陳紹先孫女。年 十六歸韓,敬奉孀姑。越七載而夫歿,遺六歲子,家貧 死守,始終無二。歷艱苦六十二年,母儀婦道,為鄉邦 所式。崇禎間旌表。」

孫鳳沖妻徐氏

按《餘姚縣志》:「徐氏,儒士孫鳳沖妻。年十六,夫亡,事姑 如母,撫姪猶子,孝因節顯,夫以婦傳,家世賴以不墜, 苦節歷七十四年,建坊石巍橋外,旌焉。」

陳四七妻項氏

按《餘姚縣志》:項氏,陳四七妻。歸未數年,夫亡。舅姑勸 改適,項曰:「舅姑無他,男何以為活?」未幾,舅姑相繼死, 項年三十許,家業零落,廬於舅姑墓側,紡績以自養。 有尼勸之出家,項不應。臥病將歿,門無人跡,偶有女 伴問疾,見其室燈火熒然,聚觀達旦,尋已氣絕。

黃國宗妻應氏

按《餘姚縣志》:「應氏,黃國宗妻。年十七,夫亡,撫遺腹子 繼祖,苦節七十年終。」

潘沐日妻呂氏

按《新昌縣志》:「呂氏,諸生呂敬心女,潘沐日妻。適潘不 數年而寡,克承先業,邑人重之。」

俞立道妻韓氏

按《新昌縣志》:「韓氏,俞立道妻。年二十餘,夫亡,無子,家 貧,期功絕援。氏毀容垢服,刺繡紉絲以自給,鄉黨憐 之。」

呂泌妻李氏

按《新昌縣志》:李氏,太學生呂泌妻。事姑盡孝,夫亡,寡 居五十餘年,守禮法,躬勤儉,喜究內典,讀經史能曉 大義,訓子孫不假外傅,以克己濟人為事。年八十餘, 猶時親紡績。其子曾柟孫景參、景孟曰:「家雖清約,不 至缺高年衣食,何自苦如是?」氏曰:「正使汝後生輩知 無逸也。」

石潠妻吳氏

按《新昌縣志》:「吳氏,石潠妻。年十八歸潠,四載夫亡,子 復殤,或勸他適,吳斷髮自誓,勵志益堅,服縞素四十 餘年,年七十有八而卒。」

呂延安妻張氏

按《新昌縣志》:「張氏,泉州府訓導張泰夫女。生有淑質, 夙嫺閨訓。歸贈兵部尚書呂延安,克諧婦道,事姑章 氏甚謹,嘗脫簪珥以佐供具。無何,延安歿,無子,哀毀 幾殞,以姪世良為嗣,撫之恩逾所生,律身甚嚴。一夕 火起伯氏室,戒女奴蓄水以待,火亦尋滅。嘗大水,邑 人爭出避,張鐍戶端坐,水亦不及。縣令宋賢上其事」, 建坊於儒慶坊前。

潘憲榮妻王氏石氏附

按《新昌縣志》:「王氏,生員潘憲榮妻。年二十二,夫病篤, 命改嫁,王哭絕暈地,斷髮以示。及夫亡,哀毀屏跡,勤 紡績以撫遺孤。謝鉛華,遠巫覡,雖親族罕見其面。其 姪孫勖之妻石氏,亦少寡守節,苦育幼子,嗣厥徽音。」

章懷德妻張氏

按《新昌縣志》:「張氏,醴泉章懷德妻。年十八,歸懷德。德 染疾,張委曲事之,半載,疾遂不起。張誓以死守,撫族 子為嗣。既長,蕩廢其家,窘甚。張夜燃松枝,紡績自給, 初無怨言。父母憐其苦,使改嫁,不聽。年七十九以壽 終。部使者以聞,詔旌卹之。」

陳眸妻呂氏

按《新昌縣志》:「呂氏,陳眸妻。歸五年夫亡,遺孤方襁褓, 姑命再適,不從,拮据以撫遺孤。託伯氏陳祥善為之 經營於外。姑病,侍湯藥,衣不解帶。有司以節孝旌表 其閭。」

張德經妻袁氏

按《新昌縣志》:「袁氏,白茅張德經妻。年二十二夫亡,遺 命改適,袁氏不聽。已而翁復喪,姑又命去。袁嚙指自 誓,與姑同寢處,攻苦習勞,足不出戶,年七十餘。有司 表其門。」

章乃成妻呂氏

按《新昌縣志》:「呂氏,述道女。生而閒靜貞淑,長適醴泉 諸生章乃成。事姑盡孝,夫妻相對如賓。姑病,調藥三 年不懈。夫疾篤,兩次刲股救之輒效。及夫亡,家貧,賴 鍼線以供朝夕,撫嗣子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