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05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者驚異。既至金陵,事劉彌謹勤儉,濟其艱難。洪武辛 未冬,正亡,遺一女一子。女曰同,子曰本,本方一歲。越 明年,攜其孤扶柩歸葬,旦暮泣涕,不御酒肉者三載。」 姑嘗臥病,累月不離左右。及沒,既數年,語及未嘗不 流涕。初,族人憐其少而無依,勸其嫁。氏曰:「『夫死時,囑 云:我死,汝肯攜子女還家,撫育成立,以不絕吾祀否』? 我應曰:『諾』。今豈可忘所諾耶?」涕泣不從。或曰:「是新免 於喪故。」既踰年,復問之,言益厲,自是無復敢勸者。每 垂涕謂本曰:「汝父客死,得攜汝扶柩遠歸,全活至今 日者,天也,汝可弗自立乎?」本聞母言,益勤學。及長,中 永樂庚子舉人。出令太原之臨邑,有賢聲。氏年八十 四,就養於臨邑。乙亥,郡守上其事,詔旌之。

郭得魯妻傅氏

按《長垣縣志》:「傅氏,郭得魯妻。魯死,氏年二十三,子三 歲,氏矢志守節,依其兄居,以紡績自給,未嘗言笑與 筵會。所親憫其孤,勸再嫁,氏大怒,不與言。永樂中,有 司上其事,旌表。」

張敏妻李氏

按《開封府志》:「李氏,太康人,張敏妻。夫亡守節。永樂初 旌表。」

張氏女

按《開封府志》:張氏女,名針姑,陳州人。年十四,許字同 郡孟七保。未幾,保輸稅沒於開封,葬祥符之蘇村。父 母欲嫁之,針姑曰:「既許孟氏,今雖亡,其母無所依,願 歸孟養其母。」父母重其義,從之,乃與七保母詣祥符, 負保骨還葬,苦守終身。永樂中,詔旌異之。

桑福義妻袁氏

按《開封府志》:「袁氏,桑福義妻,通許人。福義從征死,袁 守節五十餘年。永樂初旌表。」

程希賢妻王氏

按《開封府志》:「王氏,程希賢妻,鄭州人。夫亡守節。永樂 初旌表。」

劉誼妻路氏

按《開封府志》:「路氏,洧川人,劉誼妻。夫亡守節。永樂初 旌表。」

陳德新妻郭氏

按《懷慶府志》:「郭氏,陳德新妻。新兄弟十三人,元末各 逃亡四方,獨新留家,後亦以戍死廣西。子璧甫七歲, 氏艱苦守節,撫孤教養。璧中永樂癸未鄉試,生六,子 孫曾共百餘人。」

劉岩妻龐氏

按《懷慶府志》:「龐氏,劉岩妻。夫亡守節,以孝謹聞。時蝗 旱,人皆流移,龐居家紡績,晝夜不倦,撫孤子成立。」

李銘妻籍氏

按《懷慶府志》:「籍氏,李銘妻。銘,衛百戶,從駕北征,戰死。 氏年二十三,守節五十載。」

梁仁妻李氏

按《懷慶府志》:「李氏,梁仁妻。夫亡。氏年二十五,守節三 十餘載,養老撫孤,悉有條貫。敕旌表其門。」

趙三妻孫氏

按《河南府志》:「孫氏,永寧趙三妻。洪武二十八年,氏年 二十三,夫病,囑氏曰:『兒甫三歲,趙氏絕續所係,若能 撫之成立,我死無憾』。趙亡,氏矢志無他,孀居三十五 載。縣令郝敬上其事,永樂元年,詔旌其門。」

戴天錫妻張氏

按《濟南府志》:「張氏,淄川人,舉人戴天錫妻,有貞節碑。」 事實無考。

王冠妻張氏

按《濟南府志》:「張氏,淄川人,王冠妻。」事實無考。

蒲紹芳妻王氏

按《濟南府志》:「王氏,淄川人,蒲紹芳妻,生汶母。」事實無 考。

楊天璽妻訾氏

按《濟南府志》:「訾氏,禹城人,楊天璽妻。永樂間旌表,事 實不傳。」

甯氏女

按《青州府志》:甯氏女,安丘人。年十六,許聘劉真兒,未 歸。真兒亡,謂父母曰:「烈女不二庭,今之不幸,命實為 之,豈忍背棄,願奔喪。」至則撫棺痛哭幾絕,堅守不渝, 竭志孝養,歷五十餘年。永樂間旌表。

張仲先妻齊氏

按《臨胊縣志》:「齊氏,張仲先妻,先早亡。氏年二十九,子 文顯甫四歲。氏事姑育子,歷四十二年,罹兵火不變, 終身如一日。年七十三卒。永樂初,詔建坊。」

黃昱妻王氏

按《沂水縣志》:「王氏,適庠生黃昱。昱歿,王年二十七,舅 姑老,克盡婦道,撫三子,克盡母道。長子震中永樂庚 子科舉人,王年五十二歿,有司奏請旌之。」

馮明期妻王氏

按《山西通志》:「王氏,馮明期妻。夫歿,勤儉課子,苦節終。」

姜某妻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