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9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學生楊墉子鉷。鉷家日替,校圖改盟,墉訟之監司,判 女歸楊。未及娶而墉竟憊於訟,鬱鬱成疾死。女聞潛 衣縞,素絕滋味,若居喪然。父母兄嫂厭薄之,女不自 安,往依外大母家,寢處小樓,旦夕焚香奉佛,如是者 五載。校終欲改聘,女度不免,私制衣履結束,自縊死。」 鉷亦終身不娶。宜興諸生列其狀,將白於學使者,或 以有妨校功名沮之。後數十年,武進兵部尚書陸完 學為具疏請旌於朝。

顧婦吳氏

按《武進縣志》:「吳氏,馬跡山吳滿女。嘉靖初,許顧氏子, 父索厚聘,不以時嫁。顧氏子病篤始歸,至則惟奉湯 藥而已。踰月夫亡,哀慟甚,舅姑令改嫁,乘間自縊死。」

陸子才妻蔡氏三婢附

按《無錫縣志》:「蔡氏,孝子元銳女,適太學生陸子才。嘉 靖中,倭亂,蔡方歸寧,家控江。登舟將入城,而賊突至, 見蔡美,欲污之。蔡悉出所攜金幣求免,不得。見旁有 虛舟,因紿賊過彼,乃從。賊喜,牽其臂以往,及船舷嚙 賊手脫,投水中死。婢三人,阿滿招女三英,皆徐姓,一 時從死。有司請詔旌其門。」

錢季子妻鄒氏

按《無錫縣志》:「鄒氏,堠山錢季子妻。嘉靖中,避倭亂,為 賊群逐得之。鄒死不從,乃褫其衣而束以帛。鄒念必 不得免,見賊植刃於陌,遂盡力騰身上,觸刃穿腹而 死,年二十有一。」

徐文秀妻王氏

按《宜興縣志》:「王氏,王薰女。年十七,適徐文秀。甫期,夫 亡,無嗣,與柩寢處,撫木幾穿,卜地為兩壙,誓同穴。逾 七年。嘉靖甲辰,歲大饑,翁潛納吳某聘,擇日將贅。王 知沐浴更衣,取所藏夫衣履焚之。火延其室,眾救。火 熄,覓王,已自縊夫墓。萬曆庚辰旌表後,其嗣孫貧弱, 墓幾不能守。邑令陳遴瑋捐俸買田十畝,畀其子孫 世守之。」墓在《南嶽》

儲原善二女

按《宜興縣志》:儲原善二女,一受薛執中聘,一未許人。 會紅巾亂,舉家驚惶,二女私誓同死。及賊猝至,家眾 擁出,過馬塘渡口,顧河廣水闊,遂相抱而溺。後漉其 屍葬之,鄉人號曰「雙貞墳。」母姚氏嘗夢二女魂化為 鳩,每哭則雙鳩聚庭垂翅,作悲泣狀,哭已則去,又哭 則復來。

吳𡏮妻李氏

按《宜興縣志》:「李氏,吳𡏮妻。年十六適𡏮,生一女。𡏮亡, 矢志守節。族人嗜利逼嫁,凌辱百端,議成將別贅,李 計窮自縊死。」

周氏女

按《江陰縣志》:「周氏女,名玉貞,幼許字曹益,益不才,父 仲義將議別婚,女不從而止。嘉靖元年五月,益忽尋 前盟,父斥其儀而訟之。女即茹素稱疾,密治喪葬衾 服。六月初三夜,沐浴更衣,書二詩於壁,閉戶縊死,時 年二十三。」

夏秉常妻朱氏

按《江陰縣志》:朱氏,文林舊族女。年十四,歸涇里夏秉 常。秉常時年十三,未別男女。時值嘉靖末,倭寇涇里, 入牽其臂以去。女度不免,詭謂倭曰:「我固願從,若幸 無扼我臂。」倭聽其自行。不一里許,望河流湯湯,奮身 躍入,凡三沉三浮,踰時竟沒。里人莫不哀之。

董氏女

按《鎮江府志》:「董氏女,金壇人。邑民張德壽先議婚,會 太學生虞岳為義男王木求娶,女不從,自刎死。嘉靖 中,御史鄧某表其門,葬北門外,建烈女亭墓前。」

萬敬妻史氏

按《鎮江府志》:「史氏,金壇人,萬敬妻。適敬未逾年,敬以 惡疾死,史臥屍側,水漿不入口者三日。既而家人火 葬其夫,史躍入火中幾死。葬畢自縊。部使者以聞,詔 旌表其閭。」

江相女

按《靖江縣志》:江相女,西沙人。年十七,會嘉靖三十五 年倭寇至,女泣謂父曰:「避無地,願先死以免難。」父再 三止之,乃蒙垢敝衣塗其面,以煤潛茂林中。賊掠其 家,窺見女執欲污之,女奮力奪刀自刎,不能得,遂投 水死。次日,父收其屍,面色如生。觀者憐其志,競為辭 輓之。

陸鳴皋妻鮑氏

按《淮安府志》:「鮑氏,宿遷陸鳴皋妻。一年夫亡,絕粒九 日,家人力勸,乃勉食,乘間自縊死。」

孟爌妾王氏

按《淮安府志》:「王氏,贛榆諸生孟爌妾。年二十三,夫亡。 殮畢,拜別眷屬。或曰:『子在不可死』。曰:『我自完我事,子 有嫡母在』。乃從容自縊死。」

張肇先妻張氏

按《淮安府志》:「張氏,張肇先妻。年二十二,夫亡。殮畢,捧 篋跪姑前泣曰:『不能養老送終,篋藏夫物也』。」姑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