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5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前溪歌          包明月

  暮寒            劉氏王淑英妻

  贈夫            前人

  答外二首        劉氏徐悱妻

  代陳慶之美人為詠      前人

  夢見故人          前人

  有期不至          前人

  光宅寺           前人

  登樓曲           沈氏范靜妻

  越城曲           前人

  晨風行           前人

  戲蕭娘           前人

  黃淡思歌以下橫吹曲辭四首

  地驅樂歌五首

  淳于王歌二首

  折楊柳歌辭二首

  折楊柳枝歌三首

閨媛典第七卷

閨媛總部藝文四

《有所思》
梁·武帝

「誰言生離久,適意與君別。」衣上芳猶在,握裏書未滅。 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常恐所思露,瑤華未忍折。

《擬青青河畔草》
同前

幕幕繡戶絲,悠悠懷昔期。期久不得歸,鄉國曠音徽。 音徽空結遲,半寢覺如至。既寤了無形,與君隔平生。 月以雲掩光,葉以霜摧老。當途競自容,莫肯為妾道。

《擬明月照高樓》
同前

圓魄當虛闥,清光流思延。延思對孤影,悽怨還自憐。 臺鏡早生塵,匣琴又無絃。悲慕屢傷節,離憂亟華年。 君如東扶桑,妾似西柳煙。相去既路迥,明晦亦殊懸。 願為《銅鐵轡》,以感長樂前。

《邯鄲歌》
同前

回頭「灞陵上,北指邯鄲道。」短衣妾不傷,南山為君老。

《子夜歌二首》
同前

恃愛如欲進,含羞未肯前。朱口發艷歌,玉指弄嬌絃。 朝日照綺窗,光風動紈羅。巧笑蒨兩犀,美目揚雙蛾。

《子夜四時歌十六首》
同前

「階上香入懷,庭中花照眼。春心一如此,情來不可限。 蘭葉始滿地,梅花已落枝。持此可憐意,摘以寄心知。」 朱日光素冰,黃花映白雪。折梅寄佳人,共迎陽春月。 花塢蝶雙飛,柳堤鳥百舌。不見佳人來,徒勞心斷絕。 以上春歌

江南蓮花開,紅光照碧水。色同心復同,藕異心無異。 閨中花如繡,簾上露如珠。欲知有所思,停織復踟躕。 玉盤著朱李,金杯盛白酒。雖欲持自親,復恐不甘口。 含桃落花日,黃鳥營飛時。君住馬已疲,妾去蠶欲饑。 以上夏歌

繡帶合歡結,錦衣連理文。懷情入夜月,含笑出朝雲。 七采紫金柱,九華白玉梁。但歌雲不去,含吐有餘香。 吹漏未可停,絃斷更當續。俱作雙絲引,共奏《同心曲》, 當信抱梁期。莫聽迴風音。鏡中兩人髻,分明無兩心。 以上秋歌

寒閨動黻帳,密筵重錦席。賣眼拂長袖,含笑留上客。 「別時鳥啼戶,今晨雪滿墀。過此君不返,但恐綠鬢衰。」 果欲結金蘭,但看松柏林。經霜不墮地,歲寒無異心。 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君志固有在,妾軀乃無依。 以上冬歌

《歡聞歌二首》
同前

豔豔金樓女,心如玉池蓮。持底報郎恩,俱期遊梵天。 南有相思木,合影復同心。遊女不可求,誰能息空陰。

《上聲歌》
同前

花色過桃杏,名稱重金瓊。名歌非下里,含笑作上聲。

《襄陽白銅鞮歌》
同前

《隋書·樂志》曰:「梁武帝之在雍鎮,有童謠云:『襄陽白銅鞮,反縛揚州兒』。識者言曰:『白銅鞮,白金蹄,為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揚州之士皆面縛,果如謠言。故即位之後,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

陌頭征人去,閨中女下機。含情不能言,送別沾羅衣。 草樹非一香,花葉百種色。寄語故情人,知我心相憶。 龍馬紫金鞍,翠眊白玉羈。照耀雙闕下,知是襄陽兒。

《楊叛兒》
同前

桃花初發紅,芳草尚抽綠。南音多有會,偏重《叛兒曲》。

《河中之水歌》
同前

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 綺,十四採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 阿矦。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鬱金蘇合香。頭上金釵 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挂鏡爛生光,平頭奴 子擎履箱。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早嫁東家王。

《怨歌行》
簡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