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2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旨,賜進士及第,除太學正,自此聲名籍甚。陸農師為 左丞,以其子妻之。政和末為太常少卿,蒙上之知,將 有禮簉之命。時陸氏已亡,再娶錢氏,秦魯大主女也。 偶因對揚,奏畢,上忽問云:「聞卿近納錢景臻女為室, 亦好親情。」言訖微笑。是晚批出,改除宗正少卿。彥文 知非美意,即丐外,出知處州。由是遂擯不復用。 元符末,巨公為太學博士,輪對建言:「比因行事太廟, 冠冕皆前俯後仰,不合古制。」詔行下太常寺中奏云: 「自來前仰後俯,必是本官行禮之時倒戴之誤。」哲宗 顧宰臣笑曰:「如此豈可作學官?可與一閑散去處。」改 端王府記室參軍。未幾,端邸龍飛,風雲感會,至登宰 席,寵祿光大,震耀一時。禍福倚伏有如此者。

《宋史蔡攸傳》:「攸字君安,京長子也。元符中,監在京裁 造院。徽宗時為端王,每退朝,攸適趨局,遇諸塗,必下 馬拱立。王問左右,知為蔡承旨子,心善之。及即位,記 其人,遂有寵。」

《揮麈後錄》: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史,筆札頗工。東坡 自翰苑出帥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文肅以史令已多 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元符末,晉卿為樞密都承旨, 時祐陵為端,王在潛邸日,已自好文,故與晉卿善。在 殿廬待班解后,王云:「今日偶忘記帶篦刀子來,欲假 以掠鬢,可乎?」晉卿從腰間取之,王云:「『此樣甚新可愛』。 晉卿言:近創造二副,一猶未用,少刻當以馳內。」至晚, 遣俅賫往,值王在園中蹴鞠,俅候報之際,睥睨不已。 王呼來前詢曰:「汝亦解此技耶?」俅曰:「能之。」漫令對蹴, 遂愜王之意,大喜,呼隸輩云:「可往傳語都尉。」既謝,篦 刀之貺井,所送人皆輟留矣。由是日見親信。踰月,王 登寶位,上優寵之,眷渥甚厚,不次遷拜。其儕類援以 祈恩,上云:「汝曹爭如彼好腳跡邪?」數年間建節循至 使相,遍歷三衙者二十年,領殿前司職事,自俅始也。 父敦復,復為節度使。兄伸,自言業進士,直赴殿試,後 登八座,子姪皆為郎,恩倖無比,極其富貴。

《玉照新志》:李漢老邴少年日作《漢宮春》詞,膾炙人口, 所謂「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者是也。正和間,自書省 丁憂歸山東,服終造朝,舉國無與立談者,方悵悵無 計,時王黼為首相,忽遣人招至東閣,開宴,延之上坐, 出其家姬數十人,皆絕色也。漢老惘然莫曉,酒中群 唱是詞以侑觴,漢老私切自欣,除目可無慮矣。甚大 醉而歸。又數日有館閣之命,不數年遂入《翰苑 話腴》:徽廟一日幸來夫人閣,偶灑翰于小白團扇,書 七言十四字,而天思稍倦,顧在側璫云:汝有能吟之 客,可令續之。乃薦鄉里太學生。既宣入內侍省,恭讀 宸製,不知指意,乞為取旨,或續句呈,或就書扇左。上 曰:「朝來不喜餐,必惡阻也。當以此為詞,以續于扇。」續 進,上大喜。會將策士,生時未奏名,徑使造廷,賜以第 焉。上御詩曰:「選飯朝來不喜粲,御廚空費八珍盤。」生 續曰:「人間有味都嘗遍,只許江梅一點酸。」

《貴耳集》:道君幸李師師家,偶周邦彥先在焉,知道君 至,遂匿于床下。道君自攜新棖一顆云:「江南初進來。」 遂與師師謔語,邦彥悉聞之,檃括成少年遊云:「并刀 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棖。」後云:「嚴城上,已三更。馬 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李師師因歌此詞。道 君問誰作,李師師奏云:「周邦彥詞。」道君大怒,坐朝宣 諭蔡京云:「開封府有監稅周邦彥者,聞課額不登,如 何京尹不按發來?」蔡京罔知所以,奏云:「容臣退朝。」呼 京尹叩問,續得復奏。京尹至,蔡以御前聖旨諭之。京 尹云:「惟周邦彥課額增羨。」蔡云:「上意如此,只得遷就。」 將上得旨:「周邦彥職事廢弛,可日下押出國門。」隔一 二日,道君復幸李師師家,不見李師師,問其家,知送 周監稅。道君方以邦彥出國門為喜。既至不遇。坐久 至更初,李始歸,愁眉淚睫,憔悴可掬。道君大怒云:「爾 去那裡去?」李奏:「臣妾萬死。」知周邦彥得罪,押出國門, 略致一杯相別。不知官家來。道君問:曾有詞否?李奏 云:「有《蘭陵王詞》,今柳陰直者是也。」道君云:「唱一遍看。」 李奏云:「容臣妾奉一杯,歌此詞為官家壽。」曲終,道君 大喜,復召為大晟樂正,後官至大晟樂樂府待制。邦 彥以詞行,當時皆稱美成詞,殊不知美成文筆大有 可觀,作《汴都賦》,如牋奏雜著,皆是傑作,可惜以詞掩 其他文也。當時李師師家有二邦彥,一周美成,一李 士美,皆為道君狎客,士美因而為宰相。吁!君臣遇合 于娼「優下賤之家,國之安危治亂,可想而知矣。」 《揮麈後錄》:「蘇叔黨以黨禁,屏處潁昌,極無憀。有泗州 招信士人李植元秀者,鄉風慕義,歲一過之,必遲徊 以師資焉。且致餽饟甚腆,叔黨懷之。宣和末,向伯恭 出為淮漕,自京師枉道以訪叔黨,留連請委,叔黨道 李之義風,而屬其左顧之。伯恭入境,首令訪問」,加禮 以待。未幾,金虜南寇,高宗以元帥在河北,伯恭即命 李賫金帛往訪問,行府犒師,并上表勸進,行數程而 與前驅遇。已而飛龍御天,補承務郎,由是遂被眷知, 後來官職俱至「列卿。」

《揮麈餘話》:陳彥育序,丹揚士子,從後湖蘇養直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