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1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

 第七十二卷目錄

 貧賤部紀事

 貧賤部雜錄

 貧賤部外編

人事典第七十二卷

貧賤部紀事

《史記·殷本紀》:「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 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 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

《管晏列傳》:管仲夷吾者,少時常與鮑叔牙游。管仲貧 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進 管仲於齊,齊桓公以霸。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 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 《淮南子道應訓》:「甯戚欲于齊桓公,困窮無以自達,於 是為商旅,將任車以商於齊,暮宿於郭門之外。桓公 郊迎客,夜開門,辟任車,爝火甚盛,從者甚眾。甯戚飯 牛車下,望見桓公而悲,擊牛角而疾商歌。桓公聞之, 撫其僕之手曰:『異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後車載之。」 《史記·秦本紀》:「晉滅虞,虞百里徯以為秦穆公夫人,媵 於秦。」

《滑稽傳》:優孟者,長八尺,多辯。楚相孫叔敖知其賢人 也,善待之。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死,汝必貧困,若往見 優孟,言我孫叔敖之子也。父且死時,屬我貧困,往見 優孟。優孟曰:『若無遠,有所之』。」即為孫叔敖。衣冠抵掌, 談語歲餘,像孫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別也。楚王置 酒,優孟前為壽,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復生也,欲以 為相。優孟曰:「請歸與婦計之,三日而為相。」莊王許之。 三日後,優孟復來。王曰:「婦言謂何?」孟曰:「婦言慎無為! 楚相不足為也,如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 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貧困負薪以 自飲食,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於是莊王謝優孟,乃 召孫叔敖子,封之寢丘。

《貧士傳》:披裘公者,吳人也。延陵季子出遊,見路有遺 金,公當夏五月披羊裘負薪而過之,季子呼公取焉, 公投鎌於地,瞑目拂手而言曰:「子何居之高而視之 下?䫉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五月披裘而負薪,豈取 遺金者哉?」季子知其為賢者,請問姓字。公曰:「吾子皮 相之士,何足語姓字也。」遂去。季子立而望之,不見,乃 止。

《晉語》: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 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 我何故?」對曰:「昔欒武子無一卒之田,其官不備其宗 器,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於諸侯,諸侯親之,戎狄 懷之,以正晉國,行刑不疚,以免於難。及桓子驕泰,奢 侈貪欲,無蓻略,則行志,假貸居賄,宜及於難,而賴武 之德以沒其身;及懷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 免於難,而離桓之罪以亡於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 室,其家半三軍,恃其富寵以泰於國,其身尸於朝,其 宗滅於絳。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寵大矣,一朝 而滅,莫之哀也,唯無德也。今吾子有欒武子之貧,吾 以為能其德矣,是以賀。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 不足,將弔不暇,何賀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將 亡,賴子存之。非起也,敢專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 子之賜。」

《晏子雜上篇》晏子之晉,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負芻息 於塗側者,以為君子也。使人問焉,曰:「子何為者也?」對 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為至此?」曰:「吾為人臣僕, 於中牟見使將歸。」晏子曰:「何為之僕?」對曰:「不免凍餓 之切,吾身是以為僕也。」晏子曰:「為僕幾何?」對曰:「三年 矣。」晏子曰:「可得贖乎?」對曰:「可。」遂解左驂以贈之,因載 而與之俱歸。

齊有北郭騷者,結果罔捆,蒲葦織履,以養其母,猶不 足,踵門見《晏子》,曰:「竊說先生之義,願乞所以養母者。」 晏子使人分倉粟、府金而遺之,辭金受粟。

《雜下篇》:晏子相齊三年,政平民說。梁丘據見晏子,中 食而肉不足,以告景公。旦日,割地將封晏子,晏子辭 不受,曰:「富而不驕者,未嘗聞之;貧而不恨者,嬰是也。 所以貧而不恨者,以善為師也。今封易嬰之師,師已 輕,封已重矣,請辭。」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 之。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 子之家,若是其貧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過也。」使吏 致千金,與市租,請以奉賓客。晏子辭,三致之,終再拜 而辭曰:「嬰之家不貧,以君之賜,澤覆三族,延及交遊, 以振百姓,君之賜也厚矣,嬰之家不貧也。」

《禮記·檀弓》: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貢埋之,曰:「吾聞之,敝 蓋不棄,為埋狗也。丘也貧,無蓋於其封也,亦予之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