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1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佑數請代,乃以鍔檢校兵部尚書,為佑副,厚事佑以 悅之,坐必就司馬聽事」,不數日,遂代佑。久之,入拜尚 書左僕射,又檢校司徒,為河中節度使,進兼太子太 傅,徙河東。河東自范希朝討鎮無功,兵才三萬,騎六 百,府庫殘耗,鍔能補完嗇費?未幾兵至五萬,騎五千, 財用豐餘。會回鶻井麾尼師入朝,鍔欲示威武,傾駭 之,乃悉軍迎廷,列五十里,旗幟光鮮,戈鎧犀密,回鶻 恐,不敢仰視,鍔偃然受其禮。帝聞嘉之,即除檢校司 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鍔自見居財多,且懼謗,納錢 二千萬。李絳奏言:「鍔雖有勞,然僉望不屬,恐天下議 以為宰相可市而取。」帝曰:「鍔當太原殘破後,成雄富 之治。官爵所以待功,功之不圖,何以為勸?王播所獻 數萬萬,亦可以平章政事乎?」不聽。鍔性纖嗇,有所程 作,雖碎瑣無所遺。官曹簾壞,吏將易之,鍔取壞者付 船坊以鍼箬,每燕饗,輒錄其餘賣之以收利,故鍔家 錢遍天下。子稷,歷鴻臚少卿。鍔在藩,稷常留京師,視 勢高下輕重以納貲焉。嘗請籍坊以廣第舍,作複垣 洞穴,實金錢其中。鍔卒,奴告稷更遺占,沒所獻。裴度 為言,乃論殺奴。長慶二年,用稷為德州刺史,悉金寶 媵侍以行。節度使李全略利其貨,因軍亂殺稷,納其 女為媵。

《唐國史補》:王鍔累任大鎮,財貨山積。有舊客誡鍔以 「積而能散」之義。後數日,客復見鍔,鍔曰:「前所見教,誠 如公言,已大散矣。」客曰:「請問其目。」鍔曰:「諸男各與萬 貫,女婿各與千貫矣。」

《唐書杜佑傳》:「佑以光祿大夫守太保致仕。朱坡、樊川, 頗治亭觀林麓,鑿山股泉,與賓客置酒為樂,子弟皆 奉朝請,貴盛為一時冠。」

《因話錄》:趙郡李氏,三祖之後,元和初同時各一人為 相。蕃南祖吉甫,西祖絳,東祖,而皆第三。至太和、開成 間,又各一人前後在相位。德裕、吉甫之子固言蕃再 從弟玨亦絳之近從諸族罕有其比。

「裴尚書武,奉寡嫂崔氏撫甥姪,為中表所稱。尚書卒 後,工部夫人崔氏語其仁,輒流涕。工部名佶,有清德, 武之長兄也。兄弟皆為八座,自丞相耀卿至工部子 泰章,四世入南北省。群從居顯列者,不可勝書。」 《唐書楊汝士傳》:「汝士,開成初繇兵部侍郎為東川節 度使。時嗣復鎮西川,乃族昆弟,對擁旄節,世榮其門。 終刑」部尚書。子知溫、知至,悉以進士第入官。知溫終 荊南節度使。知至為宰相劉瞻所善,以比部郎中知 制誥。瞻得罪,亦貶瓊州司馬,累擢戶部侍郎。楊氏自 汝士後,貴赫為冠族,所居靜恭里,兄弟並列門戟。咸 通後,在臺省方鎮率十餘人。

《王徽傳》:徽曾祖擇從昆弟四人,曰易從、朋從、言從,皆 擢進士第,至鳳閣舍人者三人,故號「鳳閣王氏。」自是 訖大中時,登進士者十八人,位臺省牧守者三十餘 人。

《盧從愿傳》:「從愿盛殖產,占良田數百頃,帝目為多田 翁。」

《北夢瑣言》:「杜邠公悰,位極人臣,富貴無比。嘗與同列 言,平生不稱意有三:其一為澧州刺史,其二貶司農 卿,其三自西川移鎮廣陵,舟次瞿塘,左右為駭浪所 驚,呼喚不暇,渴甚,自潑茶湯吃也。鎮荊州日,諸院姊 妹多在渚宮寄寓,貧困尤甚,相國未嘗拯濟。至於節 臘,一無沾遺。有乘肩輿至衙門詬罵者,亦不省問也。」 《獨異志》:「鄭覃歷官三十任,未嘗出都門,便登相位,以 至於終。」

唐宰相王涯,奢豪貴極。庭穿大井,合木為櫃,嚴其鎖 鑰。天下寶玉珍珠瓊璧,投置水中,汲水供涯所飲。未 幾犯法,為天兵梟戮而赤族,其肉色並如金。

「郭太后貴極,綿聯」,八朝帝王。代宗外孫,德宗外甥,順 宗新婦。憲宗皇后,穆宗之母。敬宗、文宗、武宗,三宗祖 母。

《因話錄》:族祖天水昭公,以舊相為吏部侍郎,考前進 士杜元穎,宏詞登科,鎮南又奏為從事。杜公入相,昭 公復掌選。至杜出鎮西川,奏宋相申錫為從事。數年, 杜以南蠻入寇,貶刺循州,遂卒。宋以宰相被誣,謫佐 開州。又數年,昭公始薨。公凡八任銓衡,三領節鎮,皆 帶府,號為「尚書」,惟不歷工部,其兵吏太常皆再往,年 八十七薨。其間未嘗遇重病,儉素壽考,為中朝之首 焉。

《實賓錄》:唐張文權四子,父子皆三品,時謂「萬石張家。」 《北夢瑣言》:相國韋宙善治生,江陵府東有別業,良田 美產,最號膏腴,積盎如坻,皆為滯穗。太中初,除廣州 節度使。宣宗以番禺珠翠之地,垂貪泉之戒,宙從容 奏曰:「江陵莊積穀尚有七千,固無用貪矣。」帝曰:「此所 謂足穀翁也。」

《全唐詩話》:盧渥,字子章,軒冕之盛,近代無比。伯仲四 人,咸居顯列。乾符初,母憂服闋,渥自前中書舍人拜 陝府觀察使。弟沼,前長安令除給事中。弟沅,自前集 賢校理除左拾遺。弟沼,自畿尉遷監察御史。詔書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