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1 (1700-1725).djvu/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被褐帶索,含菽飲水以充腸,以支暑熱;冬則羊裘解 札,短褐不掩形而煬竈口。故其為編戶齊民無以異。 然貧富之相去也,猶人君與僕虜,不足以論之。」 《說林訓》:「有盜而富者,富者未必盜;有廉而貧者,貧者 未必」廉,

《論衡量知》篇:「貧人好濫而富人守節者,貧人不足而 富人饒侈。貧人富人並為賓客,受賜于主人,富人不 慚而貧人常愧者,富人有以效,貧人無以復也。」 《別通》篇:「富人之宅,以一丈之地為內,內中所有,柙匱 所贏,縑布絲帛也。貧人之宅,亦以一丈為內,內中空 虛,徒四壁立,故名曰貧。」

搜采《異聞錄》:「少時見前輩一說云:『富人有子不自乳, 而使人棄其子而乳之;貧人有子不得目乳,而棄之 以乳他人之子。富人懶行而使人肩輿,貧人不得自 行而又肩輿,是皆習以為常而不察之也。天下習以 為常而不察之者,推此亦多矣,而人不以為異,悲夫』!」 甚愛其論,後乃得之於晁以道《客語》中,故謹書之,益 廣其傳。

《寓簡》:杜子春苦貧,遇老人於西市,與錢三百萬。用盡, 又與一千萬,復盡,又與三千萬。曰:「此而不悛,貧在膏 肓矣。」園叟張老,與韋義方金二十鎰,又與一故席帽, 令於揚州北邸賣藥。王老家,取錢一千萬。李生遇二 舅,令持拄杖於波斯邸,取錢二千萬。世間有如許閒 錢,而貧者,求一箇不可得。張景藏謂:「馮元常于相法」 取錢愈多則官愈進。婁師德性自不貪,使其取錢必 敗。盧懷慎雖貴尚貧,死忽復生,曰:「冥司有三十爐,日 夜為張說鑄橫財,我無一焉。」貧富信有定,命也哉! 《木几冗談》:義則捉襟見肘,不妨為富;不義則高車駟 馬,不失為貧。

《槎菴燕語》:「世路違順之境,貧難而富易;家庭骨肉之 間,貧易而富難。」

貴賤部總論

羅隱《兩同書》。

《貴賤第一》

「夫一氣所化,陽尊而陰卑;三才肇分,天高而地下。龜 龍為鱗介之長,麟鳳處羽毛之宗;金玉乃上石之標, 芝松則卉木之秀,此乃貴賤之理,著之於自然也。龜 龍有神靈之別,麟鳳有仁愛之異;金玉有鑑潤之奇, 芝松有貞秀之姿,是皆性稟殊致,為眾物之所重也。 然則萬物之中,唯人為貴。人不自理,必有所尊,亦以」 明聖之才而居億兆之上也。是故時之所賢者,則貴 之以為君長;才不應代者,則賤之以為黎庶。然處君 長之位,非不貴矣,雖蒞力有餘而無德可稱,則其貴 不足貴也;居黎庶之內,非不賤矣,雖貧弱不足而有 道可採,則其賤未為賤也。何以言之?昔者殷紂居九 五之位,孔丘則魯國之逐臣也,齊景「有千駟之饒,伯 夷則首陽之餓士也。此非不尊卑道阻,飛伏理殊,然 而百代人君,競慕丘夷之義;三尺童子,羞聞紂景之 名。」是以貴賤之途,未可以窮達論也。故夫人主所以 稱尊者,以其有德也。苟無其德,則何以異於萬物乎? 是故明君者,納陛軫慮,旰食興懷,勞十起而無疲,聽 八音而受諫,蓋有由矣。且崆峒高臥,黃軒致順風之 請;潁水幽居,帝堯發時雨之讓。夫以鰥夫獨善之操, 猶降萬乘之尊,況天子厚載之恩,而為百姓所薄者 哉?蓋不患無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不憂其賤,而憂道 之不篤也。《易》曰:「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苟 無其仁,亦何能守位乎?是以古之人君,乾乾而夕惕, 豈徒為名而已哉?實恐墜聖人之大寶,辱先王之餘 慶也。故貴者榮也,非有道而不能居;賤者辱也,雖有 力而不能避也。苟以修德,不求其貴,而貴自求之;苟 以不仁,欲離其賤,而賤不離之。故昔虞舜處於側陋, 非不微矣,而鼎祚肇建,終有揖讓之美;夏桀親御神 器,非不盛矣,而萬姓莫輔,竟罹放逐之辱;古公避賤 而遷居,豈求其貴也。行未輟策,邑城岐下。胡亥笑堯 禹之陋,豈樂其賤也。死不旋踵,地分灞上。夫以虞舜 之微,非有穀帛之利以悅於眾也;夏桀之盛,非無戈 戟之防以禦於敵也。古公之興,非以一人之力自強 於家國也;胡亥之滅,非以萬乘之尊願同於黔首也。 貴者愈賤,賤者愈貴,求之者不得,得之者不求,豈皇 天之有私,惟德佑之而已矣。故《老氏》曰:「道尊德貴」,其 是之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