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4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至魯陽,乃發喪行服。世宗即位,固以勰為宰輔,勰請 遂素懷,辭意懇切,乃以勰為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 幽瀛營安平七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定州刺 史。景明初,蕭寶卷豫州刺史裴叔業以壽春內屬,詔 勰都督南征諸軍事,與尚書令王肅迎接壽春。又詔 勰以本官領揚州刺史。勰簡刑導禮,與民休息,州境 無虞。自勰至壽春,東定城戍,至於陽石,西降建安,山 蠻順命,斬首獲生以數萬計。進位大司馬,領司徒。又 寶卷遣將陳伯之屯于肥口,胡松又據梁城,水軍相 繼,二百餘里。勰分命諸將頻戰,伯之計窮宵遁。淮南 平。還朝,除錄尚書、侍中,固辭不免。雅好恬素,不以勢 利嬰心,以詔旨殷勤,僶俛應命。北海王詳陰言勰大 得人情,又于忠言于世宗云「諸王等意不可測,宜廢 之。」勰因是作《蠅賦》以諭懷,惡讒構也。又以勰為太師, 勰遂固辭。詔書敦諭,勰不得已而應命。勰小心謹慎, 初無過失,雖閒居晏處,亦無慢色惰容。愛敬儒彥,傾 心禮待,清正儉素,門無私謁。高肇屢譖勰于世宗,世 宗信之。永平元年九月,召入,宴于禁中。至夜,元珍將 武士齎毒酒至,勰飲毒酒,武士就殺之。勰既有大功 于國,無罪見害,百姓冤之。諡曰「武宣王。」及莊帝即位, 追號「文穆皇帝。」

拓跋詮

按《魏書安樂王傳》:「安樂王長樂子詮,字搜賢,襲爵。世 宗初,為涼州刺史,在州貪穢,政以賄成。後除定州刺 史。及京兆王愉之反,詐言國變在北,州鎮咸疑朝廷 有舋,遣使觀詮動靜。詮具以狀告,州鎮帖然。愉奔信 都,詮與李平、高殖等四面攻燒,愉突門而出。尋除侍 中,兼以首告之功,除尚書左僕射。薨,諡曰武康。」

拓跋諧

按《魏書廣川王傳》:「廣川王略子諧,字仲和,襲,十九年 薨,贈武衛將軍,諡曰剛。子靈道襲,卒諡悼王。」

拓跋祐

按《魏書齊郡王傳》:「齊郡王簡子祐,字伯授,襲位涇州 刺史,薨,諡曰敬。」

拓跋琛

按《魏書河間王傳》,「河間王若薨,詔以齊郡王子琛繼。 琛字曇寶,幼而敏慧,高祖愛之,世宗時拜定州刺史。 琛妃,世宗舅女,高皇后妹。琛憑恃內外,多所受納,食 惏之極,遂廢于家。劉騰屢為之言,乃得兼都官尚書。 出為秦州刺史。在州聚斂,百姓吁嗟。屬東益、南秦二 州氐反,詔琛為行臺,仍充都督,還攝州事。琛性貪暴」, 既總軍省,求欲無厭,百姓患害,有甚狼虎。進討氐、羌, 大被摧破,士卒死者千數,率眾走還。內恃劉騰,無所 畏憚。為中尉糾彈。會赦,除名為民,尋復王爵。後討鮮 于脩禮,敗免官爵。後討汾、晉、胡、蜀,卒于軍,追復王爵。

拓跋延明

按《魏書安豐王傳》:「安豐王猛子延明,襲,世宗時授太 中大夫。延昌初,歲大饑,延明乃減家財以拯賓客數 千人,并贍其家。至肅宗初,為豫州刺史,甚有政績,累 遷給事黃門侍郎。延明既博極群書,兼有文藻,鳩集 圖籍萬有餘卷,性清儉,不營產業。與中山王熙、臨淮 王彧等並以才學令望,有名于世。尋遷侍中,詔與侍」 中崔光撰定服制。後兼尚書右僕射,以延明博識多 聞,敕監金石事。及元法僧反,詔為東道行臺、徐州大 都督、節度諸軍事,討法僧。蕭衍遣其豫章王綜鎮徐 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譽,招懷舊土,遠近歸之。綜 既降,延明因以軍乘之,復東南之境,至宿豫而還。遷 都督、徐州刺史,招攜新故,人悉安業。莊帝時,兼尚書 令、大司馬。及元顥入洛,延明受顥委寄,率眾守河橋。 顥敗,遂將妻子奔蕭衍,死于江南。莊帝末,喪還。出帝 初,贈太保,諡曰文宣。

拓跋融

按《魏書陽平王傳》:「陽平王新成子衍,衍子融,字叔融, 貌甚短陋,驍武過人。莊帝謀殺尒朱榮,以融為直閤 將軍。及尒朱兆入洛,融逃人間。」

拓跋子孝

按《魏書陽平王傳》:「陽平王新成子欽,欽子子孝,字季 業,早有令譽。年八歲,司徒崔光見而異之曰:『後生領 袖,必此人也』。」

拓跋仲景

按《魏書京兆王傳》:「京兆王子推子太興。太興子仲景, 性嚴峭。莊帝時兼御史中尉,京師肅然。每向臺,恆駕 赤牛,時人號赤牛中尉。太昌初為河南尹,奉法無私。 時吏部尚書樊子鵠部下縱橫,乂為盜竊。仲景密加 收捕,悉獲之,咸即行決,于是豪貴寒心。」出帝將西行, 授仲景中軍大都督,留京師。齊獻武王欲至洛陽,仲 景遂棄妻子而遁。

拓跋暹

按《魏書京兆王傳》,「仲景弟暹,字叔照。莊帝初,除南兗 州刺史。在州猛暴,多所殺害。元顥入洛,暹據州不屈。 莊帝還宮,封汝陽王,遷秦州刺史。先時,秦州城人屢